习近平参观北京海淀民族小学都说了啥(组图)

03.06.2014  13:16

5月30日上午,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参观。高泽华摄

海淀区民族小学的体育馆。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参加了学生入队仪式。高泽华摄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文化长廊静心阁。高泽华摄

  5月30日上午,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以下简称民族小学),给孩子们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

  总书记在民族小学都参观了哪些地方,跟师生们有哪些互动,讲了些什么?人民网记者30日下午来到海淀区民族小学进行了探访。

  参加学生入队仪式:

  忆小学:也当过“一道杠”、“二道杠

  鼓励学生“时刻准备着,将来要接班

  “我当时特别惊讶,没想到习爷爷能来。”民族小学四年级学生王佳丽回忆起今天上午在校体育馆见到总书记时的场景,依然很兴奋。

  9时30分,总书记来到学校体育馆,一位少先队员为总书记系上鲜艳的红领巾。体育馆内,同学们正在举行少先队入队仪式,总书记站在孩子们中间,同大家一起高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并亲手给一位小学生戴上红领巾。

  重温入队仪式,总书记对围拢过来的孩子们说:“我是1959年上学,1960年入队,因为年龄稍小,不是第一批,当时还哭了鼻子。”听到这,孩子们笑了起来。总书记笑着问:“是不是没出息啊?”一些孩子说:“是。”听到童真的回答,大家都笑了。

  “习爷爷跟我们说,他上学的时候也当过‘一道杠’、‘二道杠’,后来当中队旗手、中队组织委员、中队长,说明成绩是一步一步实干出来的。他说‘一道杠’是一种责任,‘二道杠’就是更大的责任。”王佳丽说,“总书记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我们时刻准备着,将来要接班。问我们有没有信心。同学们很大声地回答‘有!’

  参观学生写书法、诵读经典

  称“精忠报国是一生的目标

  希望学生“从小精神起来、抖擞起来

  在民族小学立人书院,总书记先后参观了一品轩、墨韵堂和藏书阁。在一品轩,四年级学生朱政源拉着总书记的手介绍,同学们用自己的手工作品、书籍文具和玩具开展爱心义卖,并将钱捐给少数民族地区生活困难的小朋友。

  总书记听了介绍后,从桌上认真挑选了一个日记本、一套铅笔直尺和一个小订书器,合计10元,并把钱投进捐款箱,还在留言布上签名。

  在墨韵堂,同学们正在练毛笔字。总书记说,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书法课必须坚持。

  看到孩子们写的“精忠报国”,总书记有感而发。他表示,我从小就受这4个字影响。四五岁时妈妈买了小人书,给我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说刺字不疼啊?妈妈说,虽然疼,但岳飞会始终铭记在心。我记到现在。精忠报国,是我一生的目标。

  六年级学生辛净梵写了“中国梦”三个字,并留着“”字的最后一笔请总书记来点,“习爷爷笑着说圆梦要靠我们来实现,让我自己来点这最后一笔。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在藏书阁,五年级学生戚大为和同学们齐声背诵了《少年中国说》和《弟子规》。总书记表示,你们就是要从小精神起来、抖擞起来。国家进步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同学们要多背诵一些优秀古诗词,长大以后才能文思泉涌。

   与师生代表座谈:

  提16字要求: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

  参观完立人书院,总书记跟师生及家长代表进行了座谈。

  “习爷爷跟发言的人一一握手,还问我几年级,有什么爱好。”下午5时,五年级3班学生米增昊跟记者讲述上午的情形,言语中难掩兴奋。

  米增昊发言说:“我喜欢网球,参加过全市小学生的网球比赛,也拿过奖,可从来没拿过冠军。但是也认识到个道理,失败是成功之母。

  总书记接过来说,有求胜的这种心态很好。但是不可能常胜,也不可能全胜。一个人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希望你们能集中自己的特长,在某一方面去集中发展。

  总书记对孩子们提了16个字的要求: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

  米增昊说,记住要求,就是要记住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有榜样,我的榜样,就是鸡毛信里的抗日小英雄海娃,他很聪明,很勇敢;从小做起,就是一些活动从小孩子就开始做起,不要等长大了才想起。习爷爷说,他一些故事的典故,都是从小时候记起来的;接受帮助,就是要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使自己不断进步。

  “总书记这16字要求,都是孩子们能做到的,很切合实际,很接地气。”一位老师如是说。

   背景:海淀区民族小学

  区属民族学校,现有学生12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36人。学校倡导“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蕴底气,知晓少数民族文化铸和气,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成大器”,注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教育,通过开展各种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新华社“新华视点”报道)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