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的微笑最动人

10.12.2015  11:46
原标题:乡亲的微笑最动人

冬日漫步安远城乡,虽然天气微有寒意,但乡村里一项项民生实事让人倍感温暖:农村敬老院标准化建设实现“老有所养”,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学有所教”,乡村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保障“病有所医”。

近年来,安远县启动义务教育学校、农村敬老院、乡村卫生院“三个标准化建设”工程,让广大乡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无依无靠的我也能安享晚年

初冬时节,走马安远车头镇,依山而建的几栋新楼是近年来村民住房条件改善的一个缩影。村民刘永兴笑着说:“那里是镇综合福利院,镇里的‘五保’‘三无’人员都住进了新房。

记者来到今年2月投入使用的车头镇综合福利院,不禁眼前一亮:院子、厨房、餐厅、医务室、活动室……乡镇敬老院竟如此花园化、人性化。

再走进去,只见一群老人在凉亭里围坐着聊天,欢笑声此起彼伏。年过七旬的五保老人叶志来是孤寡老人,他说:“这里配备了卫生间,添置了床、桌、椅和电视机、电子呼叫器等设备,没想到无依无靠的我也能安享晚年。”与他一起聊天的老人多为老年丧妻、丧夫,或无儿女供养的“五保”“三无”人员。在这里,老人们衣食住病都有人管护,费用由政府买单。

2014年,安远决定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县农村敬老院的新(改、扩)建工程。如今,新建或扩建的10所农村敬老院已成为千余“五保”“三无”人员的新家。

再也不用东奔西走借读求学了

鹤子镇杨功小学操场上,夹杂淡淡泥香的清风吹得树叶哗哗作响,四年级的学生郭晨曦正坐在树荫下的石凳上读书。

一年前,她还跟着做泥水匠的父母在不同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借读。时常工程一结束,就得中途转学。这些年来,郭晨曦已换过好几所学校了。

今年暑假,父亲郭炳呈回到老家鹤子镇,发现镇里的学校换了新颜,不仅拥有了宽敞的教学楼、宽阔的运动场和整齐的绿化带,还配备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他果断决定让孩子回乡就学。“现在,再也不用东奔西走借读求学了。”郭晨曦喜笑颜开。

据了解,为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该县投入5638万元对全县162所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标准化建设,2015年底将全面完工。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