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镇分类考核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9.08.2014  12:42

  ●熊冬根

  近年来,高安市根据辖内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以及传统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探索和创新乡镇发展考核模式,引导同类乡镇展开竞争,共同推进区域科学特色发展。

  具体做法是,首先,科学划分类型。依据经济实力、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区域特色,把全市23个乡镇(街道、景区)划分为五种发展类型。中心城规划区内的2个街办(包括瑞阳新区),为城市建设管理主导型;经济实力较强、工业基础较好的8个乡镇,为工业主导型(金三角);经济实力中等、农业比重较高的5个乡镇,为传统农业挖潜主导型;农业基础较好的3个乡镇,为现代农业主导型(银三角);生态环境较好的5个乡镇,为现代旅游服务业主导型(绿三角)。

  其次,引导同类竞争。将原来总计19个大项、200余个小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考核内容,精简为重点突出、易于操作的6个大项、26个小项。在具体操作上,通过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强调同类竞争,实施分类考核。规定动作方面,对每个乡镇都考核三项能够体现其特色的指标,做到对不同区域的考核指标内容、考核分值权重有别。对城市建设管理主导型乡镇,重点考核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工业主导型乡镇,重点考核财政收入、开放型经济、工业和民营经济三项指标;对传统农业挖潜主导型乡镇,考核权重向开放型经济倾斜;对现代农业主导型乡镇,重点考核开放型经济和农业农村工作;对现代旅游服务业主导型乡镇,重点考核现代服务业和生态环保。另外,在自选动作方面增设“特色工作”考核大项。既增强了乡镇之间争先创优的可比性,又强化了各乡镇“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发展理念。

  第三,注重群众参与。在六大考核项目中,增加“民主测评”“群众满意度”两项内容。测评前应把乡镇工作实绩“晒”出来,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强化考核成果运用。针对乡镇的考核,设立1个综合先进奖和9个单项先进奖。考评结果也会作为党委、政府选人用人的重要参考依据。

  推行分类考核,总的来说,有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推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类考核对五种类型的划分,既注重发展工业,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既重视经济发展,又重视环境保护;既重视工业化发展,又重视城镇化建设。并且明确了各乡镇的定位和发展重点,使乡镇干部牢固树立起了科学的发展观,进而有力支撑经济社会的差异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二是有利于乡镇找准特色与优势。分类考核引导乡镇把主要精力放在全市中心工作及自身优势产业上,实现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全局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得各乡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三是有利于激发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分类考核前,经济强镇稍作努力年终稳得先进,小镇弱镇再作努力也难以企及先进行列。于是,无论是强镇还是弱镇,干部们普遍觉得干多干少、干与不干一个样,有的认为与其用心干事不如去个好乡镇,甚至滋生蔓延出“不想干事、不愿干事、不敢干事”的现象。如今,新的考核机制一方面给乡镇干部松了绑,不必单纯追求经济总量,而且强镇与强镇交手、弱镇与弱镇过招,是同类竞争,比的是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素质和精神状态。另一方面,也激发出乡镇干部的工作热情,无论是强镇还是弱镇的干部纷纷表示坐不住、慢不得,增添了奋勇争先的动力。 (作者系高安市政协主席)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