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新秀】用辛勤书写人生乐章——记水环学院青年科研骨干教师周义朋博士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教师重视加强科研工作,大力营造“尊重科技、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党委宣传部与科技处联合在校园网主页推出科技工作专题系列报道(分科技团队、科研成果和科研新秀等三个板块)。今天,让我们来一睹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青年科研骨干教师周义朋博士的风采。
周义朋,男,1974年9月出生,江西九江人。2007年7月于东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在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以科研工作为主。2009-2015年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铀资源勘察与开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铀矿冶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2014年开始,作为协同创新中心科技骨干赴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挂职锻炼,受聘该公司地浸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
2007年留校以来,周义朋博士一直从事砂岩型铀矿地浸开采及铀矿山地下水环境方面的科研。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子项2项,江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项,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合作科研项目6项;主持科研项目的经费累计近400万元。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3项,国防基础科研项目1项,973计划项目1项。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他主持设计并在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七三七厂建成的生物地浸采铀工艺系统,是我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实现工业化应用的生物地浸采铀系统,该工艺的生产应用为企业每年增收节支近千万元。与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在七三七厂建立了生物地浸采铀产、学、研基地。
因项目野外工作需要,周义朋博士长期驻守在新疆戈壁和山区开展野外试验,往往一出野外就得连续工作半年、大半年都不能回家一次。
2007年~2009年年初,为了开展国防基础科研项目野外试验,周义朋博士深入新疆吐哈盆地戈壁腹地。试验所在地与罗布泊相距不过百里,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典型的酷暑严寒,夏季地表温度可达60~70℃,炙热的砂土可以将鸡蛋烤熟,冬季气温则可低至-20~-30℃,一年四季罕见降水,沙尘暴肆虐,火车被风沙吹翻的事故就发生在那里。由于周围荒芜人烟,雇工困难,试验期间,不仅需要完成技术工作,现场所涉及的体力活也都需要自己去做。垒试验池土墙,搭盖木棚,每次沙尘暴后试验场地的堆砂清理,清理含铀集液池污泥等等,作为试验现场的负责人,周义朋博士脏活累活都得冲在前面干。在戈壁滩开展试验期间,试验人员的生活条件十分简陋,几个人挤在仅几平米的老旧寝车里,寝车四处透风,只能用纸壳和胶带贴封,每遇风沙来袭,车身来回摇晃,车内沙尘弥漫,连睡觉都得戴上口罩,第二天起床满头尘土,床上也盖上了一层砂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带领一届又一届学生坚守在野外现场,顶严寒冒酷暑,不分昼夜地保证了试验的连续顺利完成。
2009年后,周义朋博士随项目转到新疆伊犁山区继续组织和开展现场试验。自然环境和工作条件都比在戈壁滩有所改善,但试验任务十分繁重,工作量大,需要保证试验系统每天24小时连续运转,特别是这里的冬季温度低,最低气温接近零下30℃,暴风雪频繁,恶劣天气对现场工作人员和试验设施设备都是严峻的考验。为了确保试验顺利进行,只要一有故障就必须随时抢修,否则整个管道系统将在半小时内结冰冻住。有一次半夜因故障停电,他打着手电在没过膝盖的雪地中巡线,误踏入被雪掩盖的井坑了,小腿磕去一大块皮。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连续在该地坚守了长达六年的时间,完成了两个核能开发项目的野外研究工作。
留校工作八年来,周义朋博士先后转战新疆吐鲁番十红滩矿床、伊犁512矿床以及510矿床,平均每年野外工作时间在9个月以上,放弃所有的周末和寒暑假,甚至春节都不能回家,期间有三个春节就是在野外现场度过的。特别是2010年除夕,当万家团圆之时,他还在冰天雪地的野外现场为了修复坍塌的氧化槽填料支架忙碌着。通过这些年来个人和团队的努力,他圆满完成了十余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野外试验工作,为我校科研走向生产实践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同时也为我校与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保持长时间的良好合作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回顾这些年来从事科研工作经历,周义朋博士表示,搞科研,特别是野外做科研,必须要能够静得下心来,脚踏实地,不急于求成;找准自己的定位,做自己擅长的事;科研工作特别是应用研究工作,需要真正走入生产实践才能真正焕发出生命力;要摆正心态,长期坚守野外,方方面面需要做出很多牺牲,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所有的得与失。历经风雨后,才能见到美丽的彩虹。
编辑:刘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