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书写出大气魄 黎川县发展升级新高度

08.01.2014  12:19

  多少次来到赣闽边际的黎川采访,从来没有这一次这么感到震动和振奋。在奋力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新步伐当中,这个山区小县以“大手笔”书写出大气魄,正着力培育“三个百亿”产业,即:百亿陶瓷产业,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使陶瓷产业产值达到百亿元;百亿新型材料产业,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新型塑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达到30亿元、新上100条生产线,力争产值达到百亿元;百亿香榧产业,由榧森源生态农林公司分两年投资30亿元,建设5万亩香榧基地,兴办全国最大的香榧加工企业。

  “三个百亿”的旗帜,已经在黎川大地上竖起;“三个百亿”的口号,黎川人已经耳熟能详。围绕“三个百亿”目标展开的行动,正风风火火。陶瓷大道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工业园区进进出出的人群、建筑工地起起落落的机械轰鸣、满山坡上高高矮矮的香榧林……在2014年刚刚来临之际,黎川17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人干劲冲天,处处生机勃发。

  陶瓷产业是黎川的传统产业、地标产业。黎川有着几百年陶瓷生产历史,现有60多家企业,产品达2000多个品种,产值20个亿。怎样把陶瓷产业做成百亿产业?黎川的做法是,坚决走转型升级之路。走进江西舒雅陶瓷有限公司,你能看见宽敞的厂房被不同的工艺流程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工人们有的在制模、有的在压坯、有的在洗坯、有的在上釉……董事长郭午根指着厂房中间的长形炉窑向我们介绍:“这是国内首条单枪比例自动调节宽截面隧道窑,从英国引进的技术,比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窑炉节能超过20%,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全自动的进出控制,也比其他窑炉减少了3个操作人员。”在环球、康舒、嘉顺等企业,经过改造升级的燃气式宽截面节能明焰裸烧隧道窑,能够将公斤瓷能耗从过去的12000千卡降至3000千卡,年节约燃料费1200多万元,产品烧成率由过去的85%提高到了95%。

  为着陶瓷企业转型升级,黎川县设立了600万元的陶瓷产业发展基金,所有的陶瓷企业分别与景德镇陶瓷学院等科研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对列入名牌产品培养发展规划的陶瓷产业进行重点扶持,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并完善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检验(测)四大体系;先后引进陶瓷原料、陶瓷花纸、陶瓷涂料、包装材料和安泰燃气等陶瓷配套企业,从原料加工、成型、烧成、装饰、包装等进行产业分工,建立起资源共享、副产品互用的大循环圈。

  为着打造百亿陶瓷产业,黎川陶瓷企业由过去不重视品牌,甚至“借用”别人品牌,转变为争创自己的品牌并且取得了成功。现在,他们先后创下2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陶瓷行业名牌、3个江西名牌,1个中国十大最有发展潜力卫浴品牌,12种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黎川近些年的发展中,服装加工、制鞋、制伞等一度助推着全县的经济,也颇让百姓们引以为豪,大川、川天、永超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上下班时间工人们排成长龙。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用工荒”出现了,劳动力频频告急。如何实现“发展升级”?如何解决“用工荒”?发展高科技产业势在必行。黎川县委、县政府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把目光瞄准在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新型材料产业上。我们看到,与陶瓷园遥遥相对总投资30亿元的新型材料产业园,正在迅猛发展起来。

  随着豪丰实业公司的第一个入驻,材料产业园中8家企业已经投产,7家企业正在建设厂房。铭川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水性合成革的企业,工人只有60来号,贝斯制造机、贴面制造机、压花制造机从德国进口,自动化程度高,比原来的常规机械减少70%的用工量。原材料水性聚氨酯从中国科大引进,产品销往欧洲。才短短一两年时间,一个原材料和产品“两头在外”“无中生有”的工业园区,在黎川迅速崛起,豪润实业、中望实业等实现了当年引进、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黎川速度”。可以想见,打造百亿新型材料产业的目标,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够实现。

  黎川虽然生态优良,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67.5%,但如何实现“绿色崛起”?县里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发展香榧产业。

  香榧是珍稀干果,香美、松脆,富有油脂并有特殊香气。香榧树为我国特有的经济林果树种,寿命长达千年且盛产不衰,经济收益高,被称为“摇钱树”、“寿星树”。黎川属于中亚热带地区,四季分明,发展香榧产业条件得天独厚。

  思路决定出路。该县吹响大力推进香榧产业发展的集结号,引进浙江冠军集团成立榧森源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在岩泉国家森林公园附近建设万亩香榧林,计划至2017年发展香榧林5万亩,届时黎川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香榧产业基地。该县成立了香榧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香榧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包括苗木价补贴、育苗补助等,县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作为香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还安排200万元用于香榧专业合作社建设,帮助合作社造林。

  宏村镇孔洲村村民孔会印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种杉木,需要20年才能成材,现在改种香榧树,第3年就开始结果,香榧鲜果一公斤就能卖60多元。目前,像孔会印这样种香榧的农民一共有1000多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使得香榧产业在黎川异军突起。与此同时,黎川农民还坚持搞立体开发,在香榧林下套种红薯、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又增加了一笔收入。

  黎川县城内有座日峰山,虽秀丽精致但高度不够,海拔只有254米,天朗气清之时,如织的游人不多久就可登上山顶,放眼四望,县城周边的风光收入眼里。黎川县还有一座会仙峰,坐落在武夷山脉中段,海拔1355米。会仙峰山势雄伟、峻峭,突起于群峰之中,直入云霄。登上会仙峰顶,你将“势临武夷俯闽赣”。在黎川,越来越多的人正“越过日峰山,登上会仙峰”。我们相信,正加速发展、积极赶超的黎川,在“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进军中,一定会登上“三个百亿”的“会仙峰”!

  本报记者卓凡游静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