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报道:用行动书写责任担当――赣江监狱防汛抗洪侧记

01.08.2016  19:01
  •   2016年7月23日《江西日报》头版对赣江监狱防汛抗洪工作进行了报道,全文如下:

      用行动书写责任担当――赣江监狱防汛抗洪侧记

      “我是党员,我先上!
      7月2日,赣江监狱九监区党员民警彭国华在接到监区支部防汛命令后,第一次在管教股几个小伙子面前摆起了“老资格”。

      上堤当晚,老天爷便给他来了个“下马威”:狂风暴雨不仅让他浑身湿透,还让他的巡堤工作举步维艰,并将指挥部帐篷吹得岌岌可危。为了不让帐篷吹走,他们就用身体压住帐篷,熬过了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对于有着16年党龄,经历过监狱复堤、漫堤、抢险等多次洪水考验的彭国华来说,这不是“抢头功”式的冲动,而是困难来临时的义不容辞,是一个老党员的责任担当。

      “防汛抗洪,就是党员干部在大堤上用行动书写‘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心得的最好机会。”动员大会上,赣江监狱监狱长叶敏如此感召大家。

      “你还要不要命了?赶紧去医院!”7月14日,巡诊到八监区责任堤段的赣江监狱医院副院长邹国耀,着急地批评八监区党支部书记吴青春。

      吴青春负责的堤段,防汛头两天就发现4处泡泉群、共40多个泡泉点,是重点抢险和观察的区域。从7月3日开始,吴青春就没有好好休息过,每天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7月14日清晨,妻子发现他的脸色不对,劝他先去医院看看。“昨天上午又发现一个60公分的大泡泉,得去看看。”他把话撂下,就往堤段赶。

      刚到泡泉群,平时走路风风火火的吴青春,却把右手攥成了拳头,面色惨白、额头冒汗。同事们发现了他的异样,急忙劝他回去休息。吴青春摆摆手,示意继续观察泡泉。直到巡诊的邹国耀把他连拖带拽地劝到医院检查。傍晚六时,打完点滴的吴青春又出现在泡泉险情处。没等同事们开口,他就把话堵了回去:“不是我不相信大家,而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作为支部书记,我必须在这里!

      在防汛抗洪这场无声的战斗中,擦亮党性底色,众志成城保大堤,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共识。来自新康监狱的5名支援民警,清一色都是党员。在大堤上,他们组成临时党小组,每天和赣江监狱民警一道摸排、查险、开沟、记录,晚上还不停地商讨各种应对方案。仅几天时间,他们的脸就晒得黑红。

      来自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民警王鹏双,当得知滨湖农场防汛正处关键时,还是预备党员的他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了申请支援的报告。此次防汛堤段,正是他原来工作过的七监区责任范围。他的到来,让七监区支部书记张元吉信心倍增,“好小子,你来了我就更放心了。”殊不知,半个月前王鹏双就已订好了回上海老家休假的高铁票,因为7月15日是他母亲的生日。

      在防汛抗洪的最前线,一个个党员用行动为党旗增添了一抹鲜艳的红色,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洪大堤上。

      本报记者 陈斌华 实习生 刘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