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五千卷书室”遗存:重现江南私人藏书楼鼎盛风光
春光照在奉新县宋埠镇锁石村的清代老房上,门头上“五千卷书室”的字样,依稀闪耀着帅氏家族藏书楼当年的一缕光彩。
始于明嘉靖年的浙江“天一阁”的藏书楼幸存至今,世人视若珍宝。常人却不知,在江西历史上也曾有着不遑多让的藏书楼,如宋代李常的“李氏山房”、欧阳修的“六一堂”,清代李绂、王谟、许振祎等名藏家也是层出不穷。可惜在岁月的风雨飘摇过后,各大藏书楼遗存如雪泥鸿爪,难以寻求。而近来被发现的奉新帅氏家族藏书室,在静观近200年的时光明灭后依旧隐匿在乡间,成为江南地区极难见到的名家藏书遗址。
奇特格局的藏书用意
奉新县东20里,相传当年净明道祖师许旌阳在此降服蛟龙,“锁石以镇之”,宋埠镇锁石村的名头由此而来。
3月的锁石村一派春光,乡野田陌间,数栋清代风格的古建筑隐匿其中。从其中一条弄堂穿过,抬头就望见刻有“五千卷书室”的遗迹,5个大字下笔隽永,清晰可辨。进入厅堂后发现,房子的格局与其他古建似有不同。
奉新县旅游局书记张旭东是有名的地方文化研究者,他指出,建房者的用意并非居住,大厅两侧的房间并未隔开,而是全部贯通,目的就是摆放书柜,用以藏书。
根据南昌大学博物馆业务部护长毛静研究,这个“五千卷书室”的创建者就是出自锁石帅氏望族的帅方蔚,“目前江西私人藏书楼屈指可数,五千卷书室是除泰和遐观楼、南昌新风楼之外,不可多得的现存藏书楼遗址,十分罕见。”
生于1790年的帅方蔚,字子文,是清道光六年(1826)丙戌科朱昌颐榜进士第3人。五千卷书室其实就是私家藏书之地,属中国古代藏书体系中区别于官藏(宫廷官府藏书)、公藏(寺观书院藏书)的一个独具特色的藏书活动分支,既收经史子集,也藏农圃医卜小说。
关于帅方蔚,至今仍然可以听到他的一些生平逸闻。帅方蔚少时在当地颇有影响,14岁时参加当地童试,脱颖而出,高居榜首。主管学务的官员感慨而言,说帅方蔚才如宋朝名儒晏殊。可知帅方蔚已锋芒初露,道光六年(1826年),考取进士,参加殿试获一甲第三名,为探花。
令人疑惑的是,步入仕途的帅方蔚春风得意,相继任湖广道、云南道监察御史,然而,其为官仅十二载后,就告别官场,返回故里建起了书室,这是为何?
隐退官场储书做学问
从帅方蔚的仕途轨迹,很难找出其隐退官场的端倪。
帅氏后人说,帅方蔚参加殿试时,阅卷大臣、户部尚书黄勤敏认为他的文章文笔精深,对策精妙,是近30年所没有的好文章,于是向大学士曹振镛及在朝大臣推荐该文,大家一致交口称赞,以第一名状元向皇帝推荐。可惜的是,道光皇帝认为他书法不工,所以才改为第三名探花。
道光八年,帅方蔚出任山东乡试副主考。历任京畿道,湖广、云南道监察御史等。
史料上没有帅方蔚退出官场的记载,只有帅氏后人的说法提供了一种猜想——任御史期间,帅方蔚中正耿直,后来得罪了不少权贵,遭受陷害,于是在任官仅仅12载之后,于道光十八年请辞故里,创建起这五千卷书室,储书、读书、做学问。
根据《江西通志稿》记载,帅方蔚藏书在万卷以上,那么“五千卷书室”之称不免有自谦意味。
帅方蔚建起“五千卷书室”之时,正是江西私人藏书楼的一个高潮时期。江西具有良好的文化风气和私家藏书的传统,特别是宋代,江西是私家藏书事业最发达的地方。
清代时,江西私家藏书事业再次兴起,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仅次于江浙,大约与安徽、山东持平,远超其他中部省份。
清代前期,政府组织编撰许多大型图书,从民间藏书家中大量搜集图书资料、前朝文献等。据统计,四库全书修书期间,江西进呈图书1042种,仅次于江苏、浙江列全国第三位,远远超过其他省份。
这一时期的江西,与帅方蔚“五千卷书室”并驾齐驱的私人藏书楼,还包括永修吴坤修的半亩园、九江李盛铎的木犀轩,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藏书家就是帅方蔚的同乡——奉新人许振祎,史料中说他“于家筑玉芝园,中有万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