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书榜:《你为什么总焦虑》位列总榜第一

22.11.2013  12:41

  ■榜说

你为什么总焦虑?”这好像是个蠢问题——发问者也不能保证他自己没焦虑,就像心理治疗师也有可能患上心理疾病一样。活在压力无处不有的社会里,没有焦虑才显得异常。这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代价之一,不能避免,但绝非没有办法解决。健康指导类图书一直很畅销,是我们所在时代的特点,本期书榜就是典型:有四本健康指导书,还有三本书与此有关,占了十分之七。

作者高原依据大量真实案例,总结出我们现时代焦虑症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自我调节、治疗方法。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本有始有终的书。

张羽的《只有医生知道》出到2了,我觉得妇联应该给她奖励。指导健康的书,职业医生去写才是正道。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将24种保健养生类图书列入黑名单,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就是有些作者不专业。对于热爱生命同时也总上当的老百姓来说,兹事体大,一定要多加小心啊。

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则介于纪实和虚构之间,却也是建立在第一线采访精神病患者的基础上。书中病人都拥有广博的知识与强大的想象力,如果不告诉你真相,你一定会以为自己面对的是科学家或哲学家。当然,这种病人,比如熟知量子理论的患者,也只能是当代社会所能产生的病人。社会在前进,疾病也紧跟其后。但总有些东西是人类从诞生思想以来就在思考,一直思考到现在的。相传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就把“认清你自己”刻在神庙里。它是哲学无法回避的问题,或者说,由于它的提出,才导致了哲学(思想)的产生。

乐嘉《本色:活出真实的自己》是一本讲述他是怎样生活的励志书。乐嘉是个有趣的“真小人”,写书亦见其诚意。他明说自己,实际在推销他的生活哲学。我一向觉得与其看这种明火持杖的传授方法的书,不如看潜移默化的正经的哲学书或文学书。前一种最多是“”,后一种才是真正的“”。但我们这个时代的读者,老在追求多快好省,要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书仅充当面子罢了,我也是如此。身心的强魄(尤其是心)是个持久的修炼过程,但是,有“”总比啥都没有强。 (瘦猪)

注:本报图书排行榜根据北京图书大厦、开卷公司、中关村图书大厦、当当网书店、京东网书店、三联韬奋书店等图书销量统计数据综合而成。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