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之怪现状:收藏热与发财热合流

30.06.2014  18:02

  原标题:书画收藏之怪现状:收藏热与发财热合流

  图为蒋兆和《织毛衣》作品

  刘曦林,美术评论家,历任新疆喀什日报社美术编辑、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杂志编委、中国国家画院研究院副院长,出版有《蒋兆和论》《中国画与当代中国》等多部著作。

  “收藏,是文化的鉴赏,是一种精神活动。鉴赏有二义。鉴,鉴其真伪;赏,赏之高下,二者相联系而又有区别。目前书画市场上赝品充斥,因此大家关注真伪之‘鉴’的多,而难以进入‘赏’的层次。

  由于大量的收藏者只是为了钱,只看重藏品的增值潜力,而无品味艺术的心思,所以在书画收藏市场上便出现了许多怪事:或只看重名头,而不计其艺术质量;或增值幅度大者趋之若鹜,真正好作品却无人问津;明知画假,硬是上市,明知赝品,硬是购入送礼;愈是增值幅度大的名家其赝品愈多,该名家之品味亦受到干扰而随之滑落;真正的收藏家少见,而书画贩子居多……出现了有钱的人不懂画,懂画的人没有钱,啼笑皆非,令人尴尬的情况。”

  谈起目前收藏界被污染和扭曲的“生态环境”,美术评论家刘曦林慨叹“一时难以尽言”,他特别点出了书画收藏方面的几大典型怪现状并进行分析。

   怪现状之一:不看艺术看“”途

  收藏家应是艺术的知音和保护神,而非短暂经济利益的画贩子和倒爷。但目前的收藏热恰与发财热合流。目前中国的收藏家偏重于从作品的增值潜力、吉祥纳福的愿望出发选择藏品,判定其文物价值时注意了时代特征却忽略了艺术水准,由此产生艺术价值和价格的悖反现象。

  上世纪90年代初,蒋兆和的《毛泽东像》因产生于“文革”期间,具有历史不能重演的特殊文物价值,画价由几万元叫到30万元。但其在艺术创作盛期的《织毛衣》(1948年)落槌价仅7万元,《旗人乞妇》因题识中有“当年荣华富贵,而今衣食不全”字样,收藏家以为不吉利,落槌价仅仅5万余元。后两件作品写心传神、笔墨精到,皆为现代人物画史上融合西方绘画创作的不可多得的精品,在艺术层次上远高于前者,但在市场上却相反。

  只有收藏成为人们的精神需求时,它才能成为一种正常的文化生活,品评及欣赏的研究才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和价格才构成一致。

【1】 【2】 【3】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