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事业单位“涨工资缴社保”咋成众矢之的?

17.05.2014  23:00

背景:国务院日前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要求事业单位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建立工资增长机制。

京华时报发表徐立凡的观点:人们之所以关注事业单位工资增长机制,不在于其工作人员该不该得到稳定的工资收入增长预期,而在于事业单位能给公众带来多少社会贡献预期。比如,有的事业单位作为行政机构的附属部门,行使着类行政功能,其社会贡献率与占据公共财政资源所消耗的行政成本之间,不成比例,反而抬升了社会运行成本;有的事业单位,挣社会组织挂靠的钱,却对下属社会组织失于管理,导致一些不该出现的社会问题出现;有的事业单位,成为部门利益的实现工具,成为利益输送平台。只有深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其工资增长机制才能更有说服力,才能真正发挥正向作用。

环球时报发表观点:中国当下最突出的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有一批失去竞争力的穷人,对他们社会需完善保障机制,为此投入更多资源。国家显然正在这么做。二是各类权力机构人员的合法收入偏低,他们的福利有相当一部分灰色化,这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增加权力机构人员的合法收入,这应同铁腕反腐配合进行,这是确保反腐败成果不会得而复失的制度性条件之一。很多改革都会面对“复杂舆情”,它们的正确与否只能通过一段时间以后的效果最终证明。但改革不能总等下去,它必须推进,因此众声喧哗就成了这个时代的特征。

小蒋随想:对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许多人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工资增长机制上,而没有注意到其中还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社保。社会常常抨击养老金双轨制,质疑事业单位与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不缴社保、还拿着比企业退休人员更高的养老金、享受着更好的医疗待遇。新出台的《条例》其实也是在推动养老金并轨,旨在导向更公平的社会分配。但是,人们还有如下担心——事业单位人员参加社保的自缴费部分果真是自掏腰包吗?有一种疑问是,会不会出现事业单位先搞一轮涨薪,“弥补”本单位人员的自费“损失”?若此,这笔钱从何而来?会否进一步加重财政与纳税人的负担?一项政策大纲出台之后,更需关注各地以及各单位的执行细则,警惕变通博弈、使政策变味走样。

琼瑶错爱中国”具有怎样的恶劣倾向?

背景:琼瑶控诉于正抄袭闹得沸沸扬扬,台湾一家媒体最近报道称:琼瑶错爱中国25年,怒控湖南卫视抄袭作品。。

环球时报发表张弓的观点:琼瑶是个文化人,文化的根系来自大陆。她的笔名便是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琼瑶亦是个生意人,25年前率队赴大陆拍摄《六个梦》,随后影响渐大,小说和电视剧都很畅销。因为版权纠纷,说出“错爱中国”这样负气话,很不应该。毕竟,中国从未负她。其实不论对谁人,中国政府都是要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的。孰是孰非,法律自有公断。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次的“错爱中国”,我希望是台湾记者错会了琼瑶,误导读者一起错会了琼瑶。否则,只要一事拂了意,就恨恨地说错爱25年,那有失文化人的风度,也辜负了读者和观众的真爱。

小蒋随想:台湾存在一些台独分子,他们试图搞出“一中一台”。但是,包括台湾现任领导人马英九在内,许多骨子里流着炎黄子孙血液的人,与大陆一样,认同“一个中国”原则。我们不知道台湾这家媒体是否对琼瑶的话进行了“技术处理”,但“错爱中国”的标题,显然具有某种恶劣的倾向性。琼瑶作品的主要市场在两岸三地,而大陆、港澳、台湾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亲——中国。身为文化人的琼瑶阿姨,怎能说出错爱母亲这种忘本的话?但愿,这是琼瑶被人断章取义。至于于正,多次卷入抄袭风波,难道总是“巧合与误会”?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