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事业单位管办分离和居民户口通迁

22.01.2015  13:14

去年,南昌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释放了发展活力,引来好评如潮。1月21日,记者了解到,尝到改革“甜头”的南昌市2015年将再发力,进一步破除行政、户籍、财税等影响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释放改革新红利。

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

去年,南昌市大幅放宽落户条件,推进城区“一元化”户口登记,户籍制度改革走在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第九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瘦身”100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率超过49%。同时,推进开发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学高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初步建立;市级公费医疗改革顺利推进。

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革除,政府服务和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提高,执行落实不力、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南昌市市长郭安说:“2015年,是南昌市深化改革关键之年,不抢跑,不拖宕,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据了解,今年南昌市启动新一轮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积极探索事业单位管办分离,研究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的实施办法,提高政府服务市场化保障水平;并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改革试点,探索实行全市范围内居民户口通迁制度。统筹考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配套等因素,适当降低落户门槛,合理确定落户条件,保持人口适量增长。

提高优质教育覆盖率

2014年,南昌市财政总收入突破600亿元。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住房保障等关系民生的支出共191亿元,增长14.1%,占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40.3%,有效保障了民生需求。

如何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今年,南昌将制定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建设行动计划,增加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数量。推进学校网点布局调整、名校领衔集团化、学区化办学,提高优质教育覆盖率。适时适度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财政补差水平,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重点优抚对象和参战参试退役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在就业方面,确保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提高城乡养老保险补助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扩大“五险”覆盖面。强化住房保障,保障性住房续建项目完成投资30%,新建项目完成投资20%。

提前考虑扬子洲规划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郭安指出,南昌市要主动适应城镇化发展新理念,促进城市品位提升。全面弥补功能缺失、纠正功能错位,重点是尽快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做好对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评估;抓好旧城区街区整体提升改造规划、地铁以及地铁地上物业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提前考虑扬子洲规划。

与此同时,南昌市将加快轨道交通和“十横十纵”快速路网建设,确保轨道交通1号线通车,加快2、3号线建设,启动4号线前期工作;确保朝阳大桥、象湖隧道、九洲高架按期通车,加快南外环高速公路、前湖大道快速路、天祥大道南延、昌西大道、志敏大道等快速路网建设,加快红谷隧道建设,推进昌九大道、105及320国道一级公路建设。完成主城区400万平方米的棚改征迁任务,重点推进十字街北街、二七路沿线等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发地下停车空间,缓解老城区“停车难”。(记者余红举 实习生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