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傅琼华:破除城乡二元割裂壁垒 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10.03.2016  11:13

            中国水利网站3月9日讯   (记者  刘文杰 )获得安全饮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尽管政府倾尽全力,从运行情况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可持续性并不强,在工程建设在建设、运营、管理方面也还遇到了不少困难。”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傅琼华说。

  她认为,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规模小、效率低、质量差三大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我国自来水供给依然存在城乡二元割裂。在体制上,城镇供水归住建部门管理,而广大的农村供水归水利部门管理,存在平均主义和‘撒胡椒面’的现象,导致小规模、低覆盖、差服务;在标准上,《城市供水条例》在1994年就由国务院颁布实施,对城市供水水源、工程建设、经营、设施维护等都制订了标准,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制定了惩罚措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城市居民享受到了较好的供水服务。而农村供水,迄今为止仍旧没有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标准以及法律依据,出现了同一供水区域内水费不一、初装费不一、水质监测频次不一、水源地保护力度不一的奇怪现象。” 傅琼华说。

  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我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傅琼华建议,首先要整合水务资源,统一城乡供水建设管理模式。在国家层面上统一规划,加大中央财政补贴。同时打破城乡分割,破除部门利益,将县级行政区域现有和规划中的供水工程统一打包,投向市场招标。也可以市县为单位成立相关的水利投资公司,部分申请国家政策性银行的低息贷款,部分依靠中央、省财政专项补贴,部分引入社会资本,推行PPP融资模式,对县域供水建设统一规划建设运营。其次,要尽快出台《农村公共供水管理条例》,各地出台配套实施细则,对农村供水管理、用水管理、供水安全、法律责任等做出规定。水资源保护建议由水利部门统一负责,建立从资源勘察到开发、利用、污水处理的管理体系,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供水水源安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