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增长放缓中看到积极信号

04.04.2014  12:35

        新华网北京4月2日电(记者林建杨)中国国家统计局和汇丰银行1日分别公布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作为研判3月份经济形势尤其是制造业状况的先行数据,这两项数据表明中国自去年12月份开始的经济放缓趋势仍未反转,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月PMI指数为50.3,环比微升0.1个百分点,略高于50的枯荣分界线,这是自去年11月份后首次回升。而以中小企业为调查对象的汇丰PMI为48,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系连续三个月收缩,不仅低于市场预期,更是去年7月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收缩。这表明制造业里面,中小企业的状况相对困难。

        实际上,此前公布的今年前两个月工业增加值、投资、房屋销售等数据走势都较弱,亦低于市场预期。比如,前两个月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创2009年4月以来最低增速。

        可以预期,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将低于去年四季度7.7%的增速。一些经济学家还认为,一季度增长将低于7.5%的目标增速。按照决策层的研判,中国正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困难和风险”。

        增速放缓,加上近期个别企业债券可能违约的消息,让一些海外经济学家“担心”中国经济可能遭遇“硬着陆”。他们喜欢借用一些美国金融海啸发生时的词汇来描述中国面临的个别问题,比如“雷曼时刻”“贝尔斯登时刻”和“明斯基时刻”等。

        毋庸置疑,这些担忧是多余的。中国经济的发展韧性和回旋空间很大,中国政府拥有去年战胜经济下行挑战的成功经验,也为今年继续应对经济波动做好了政策储备,中国有能力、有信心、也有条件,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从今年已经公布的主要宏观数据里,也能看到一些积极的信号。从制造业PMI的分项指数来看,官方PMI里反映制造业外贸情况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1,比上月大涨1.9个百分点。而汇丰PMI里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四个月来首次返回50枯荣分界线以上,并创下一年多以来的高点。

        其次,从发电量、粗钢产量、铁路日均装车等数据看,3月份中国经济相比2月份有所好转。比如3月1日至24日,全国日均发电量近1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8%。而占中国经济总量最大比重的第三产业,其下滑趋势也已放缓,这一点可以从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上得到印证。

        展望全年经济增长前景,“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和消费有望强有力支撑起中国的经济增长。从出口来看,今年欧美经济的较快增长,加上近期人民币贬值,有望提升今年出口。经济学家预期,2014年,净出口有望四年来第一次为GDP增长做出贡献。

        今年的消费增长预料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一方面去年公款消费猛踩刹车后,对比基数较低;另一方面,消费政策的完善、消费热点的培育、居民收入的增长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有望逐步释放消费潜力,提升私人消费。消费取代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至于“三驾马车”中的投资,虽然前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跌破18%(为17.9%),但下一步随着稳增长措施的落实,随着保障房建设特别是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等项目的推进,预计投资增速回落不会太显著。

        再有,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改革是促发展的关键之举,可以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等改革措施有望提升中国经济社会运行的效率,改善营商环境。因此,改革产生的“红利”有望提升经济增长。

        也正因为是改革元年,促改革、调结构的任务艰巨,如果要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拐弯,经济增长放缓不可避免,这就是所谓“结构调整、痛在增长”,所以市场无需过分担忧。

        事实上,只要中国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内波动,只要不跌破区间下限从而冲击就业市场,就可以为深化改革和调整结构创造空间和条件,还会伴随着一些风险因素的释放。因此,经济放缓过程中一些“水分”将被慢慢挤掉,其结果是数字下、质量上。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