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副省长沈培平落马被翻“旧账”

12.03.2014  16:42
  中新网江西新闻3月10日电 据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证实,云南省副省长沈培平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已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现正在按程序办理。     落马前一周“坚持为民务实”     云南省政府官方网站信息显示,云南共有7名副省长,沈培平是其中之一。其担任副省长期间主要负责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生物资源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重大动物疫情防控、防汛抗旱、护林防火等工作。而在当选云南省副省长之前,沈培平在普洱市任职6年,当过市长、市委书记。此前还担任过保山地区腾冲县委书记、保山市委常委、思茅市市长等职务。     媒体公开报道显示,在落马前一周,即3月2日至3日,沈培平还到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调研指导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提出要求。在这次报道中,沈培平强调,要正确把握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紧紧抓住“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坚持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切实找准并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抓实抓深抓细学习教育和听取意见、查办问题和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3个基本环节。     任职普洱时“强推旧城改造”     值得注意的是,沈培平在担任普洱市市长期间,热衷推广普洱文化,被称为“茶市长”。此前的全国“两会”、云南省“两会”上,他经常拿出普洱茶给代表、记者“泡上一杯尝尝”,颇受媒体关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也总是从普洱茶谈起,勾勒普洱市今后的发展宏图。     不过,媒体公开报道显示,他在普洱任职期间也备受争议。2010年4月,普洱市强推旧城改造,这项涉及1812户居民拆迁的工程,在拆迁户眼中存在补偿过少、程序非法等问题,百余居民状告市政府,普洱市中院当时并未予以立案。时任普洱市委书记沈培平要求将搬迁工作列入年度考核,完不成任务的干部将被一票否决,并公开表示“同意搬迁的大大地好,不同意搬迁的大大地坏”。此举在当地引发很大争议。     沈培平的落马还让人联想到是否与中央巡视组的巡视成果有关。2月13日,中央第五巡视组曾向云南省反馈巡视情况,反馈指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严峻,反映领导干部问题较多,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土地使用以及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等领域腐败案件易发多发。巡视组同时指出,收到了一些反映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移交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处理。     据了解,在任职普洱期间,上述老干部用“只手遮天、无所畏惧”形容沈培平。     孟连事件:瞒着省里“调动警力”     普洱市一名退休老干部告诉新京报记者,沈培平在任普洱市委副书记、市长期间,2008年7月19日,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发生群体性事件。     执行任务的民警被数百名群众围攻、殴打,冲突过程中,民警被迫使用防暴枪自卫,2人被击中致死。事后,孟连原县委书记被撤销党内职务,责成普洱市委书记、市长作检查。其中,孟连原领导班子被指作风漂浮,工作失职,导致孟连县胶农与橡胶公司的利益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将群众利益纠纷错误定性为农村恶势力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造成了严重后果和恶劣政治影响。     事后,云南省委常委会认为,这一事件表面上是警民冲突,实质是当地种橡胶的农民与企业经济利益的长期纠纷得不到有效解决所致。     随后,云南省纪委在普洱、孟连挖出一系列串案窝案,33人涉案,并认为事件发生背后是“少数干部腐败”。     上述老干部表示,针对当地胶农的合理诉求,沈培平背着省里下令出动武警和警察,才导致事件升级。     云南省对该事件的处理中认定,“沈培平在市委决策时提出,调动警力的事不要报省里了。责成沈培平同志向省委作出书面检查”。     这名老干部表示,书面检查的简单处理,曾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     一年后,沈培平升为普洱市委书记,“这是明显的带病提拔”,老干部说。     -沈培平简历     汉族,1962年2月生,云南施甸人,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2003.01-2004.11     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     ●2004.11-2005.03     云南省思茅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05.03-2007.04     云南省思茅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7.04-2009.12     云南省普洱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9.12-2013.01     云南省普洱市委书记     ●2013.01-2013.02     云南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普洱市委书记     ●2013.02-     云南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