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互联网+”东风 南昌“创客”奋力追梦

22.04.2015  10:48

  随着“创客”、“互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越来越多的人正投身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在南昌,通过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众创空间”的陆续建立、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创造为己任的“创客”们,也迎来了“创力量”的春天。

  年轻“创客

  玩转微信,订单越来越多

  昨日上午9点,西湖区万马欧韩大厦B座301室,一个近百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有一半空间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当季女装,其余的空间都被“包裹”占据,五个平均年龄30岁不到的男青年正忙着打包货物。“今天是新品上市,所以发货量比较大。”微商老板姚斌介绍道,每月都会有3次“韩国新品发布会”,包括服饰、首饰和化妆品等。

  微信刚出现的时候,姚斌就盯上了这块新市场。如今,他运行微信已有三四年,“粉丝团”人数已逾2000,遍及全国各地。姚斌还为他的粉丝们特别订制了音乐微信杂志,内容涵盖当季服装、流行元素、时装搭配等方面。“你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就可以接收到这样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参与我们的优惠活动,很简单。”姚斌边说边向记者演示微信上的“私人订制”。

  “叮叮……”说话间,姚斌的微信响了起来,又有粉丝通过微信下单。“微信传播面广、速度快,操作简单,2000多个粉丝每人转发一条信息,浏览量就能达到上万人,这可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姚斌说,他们每个月仅服饰交易额就能达到六七十万元。

  “现在订单量越来越大,必须要有团队管理,那样才专业。下一步,我将探索微信买卖的规模化、规范化,创造属于自己的互联网梦。”谈及未来规划,姚斌说,互联网时代为他创新创业提供了无限可能。

  资深“创客

  紧盯电商圈,“富矿”里掘金

  南昌城市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20年服装销售经历的南昌本土企业。早在2001年该公司就开始试水电商,在此后的十多年中,曾经三进电商圈,均以失败告终。“当年互联网发展氛围不是很理想,2011年,我们公司的亏损大概有140多万元,让我感到非常灰心。”南昌市城市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旗说。

  “近两年,政府陆续出台了支持电商发展的政策,而且全省的电子商务发展形势也越来越好,这让我又重燃了进军电商的信心。”陈旗说,去年他通过加大企业电商品牌推广力度,积极引进电商方面人才,最终创下了近400万元的线上年销售业绩,占总销售额的百分之十七八。“不仅销售业绩上去了,我的品牌知名度也进一步打响了,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为我带来了更多掘金机会。今年,我有信心把线上交易额做到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面对电子商务这座有待深挖的“富矿”,南昌不少企业还积极探索“抱团取暖、转型升级”的经营路径。“我们公司成立了一年多,迄今为止已吸纳了六七百家商户,商品大概有1万多件,一年的销售收入突破了1000多万。”江西大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监甘益辉告诉记者,“我们不光是建立了自有的平台,而且还利用第三方平台,包括京东或者其他渠道,帮助传统线下中小企业升级走电商之路。

  扶持举措

  构建“众创空间”,降低创业门槛

  注册资本从“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年检制变年报制、“先证后照”变成“先照后证”……近年来,我市全力创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鼓励和帮助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青年打通创业的“最后一公里”,“创客”们的黄金时代到来了。

  在给予政策支持的同时,我市各县区还积极构建“众创空间”。青云谱区京山新街93号,一栋外观靓丽、面积达7700多平方米的5层大楼引人注目,这就是青云谱区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创业者可享受无偿的工作空间、WiFi等设施,与导师团、企业群、投融资渠道等专业资源免费对接。据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创业者不用天天来办公室,只需每周开一两次碰头会、论证会,关键节点有路演和资金对接会,剩下的时间和工作完全自由。

  位于高新区的江西先锋天使咖啡移动互联网创业孵化平台运行半年以来,已有30多个青年创业项目和团队入驻先锋天使咖啡创业平台,很多项目在这里承接了业务,获得了资金,其中不乏亿元级别的天使投资项目。“先锋天使咖啡互联网创业平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办公场地,更带来了宝贵的信心。”有啦公司市场总监柳刚说,通过这里的资源、人脉和专业化服务,公司可以避免许多弯路,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创业者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提供的融资便利(风投、众筹、小额贷款等)解决资金问题,更要善于利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跨界)寻找创业机会。”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麻智辉认为,为“创客”加油鼓劲,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提供办公场所、解决资金短缺的层次上,更关键的是“创客”们的融合和碰撞,彼此交流,互相鼓励,相聚取暖迎来“创客”时代,只有融合、创新和分享,才能在包容、创造性的平台上,创新创业、释放能力与活力,加速梦想与现实零距离对接。

  记者 庄艳 葛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