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遇上互联网“+”——写在中国开启“互联网+”时代大门之际
新华网北京7月5日电 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4日发布,明确了11项重点行动和7方面保障支撑措施,提出了发展目标。此举意味着中国全面开启通往“互联网+”时代的奇幻大门。
两个月来,新华社记者进企业、探园区、访专家,感受神州大地上“互联网+”的强烈脉动,采撷有识之士的真知灼见,探究中国全面拥抱互联网后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
“如果说阿里是在网上开店,互联网工业就是在网上开工厂”
提供家庭厨房的“回家吃饭”网;提供在线预约推拿师服务的“功夫熊”;将用户与奢侈品制造商直接连接、一副法国依视路眼镜只要169元的“必要”……
6月6日至7日,北京亮马河大厦,“赢在中国”举行了一次“将‘互联网+’进行到底”的特别节目,创业者们相继登台,分享互联网创业的酸甜苦辣。大厅内座无虚席,不少人站立旁听。
这是时下华夏大地“互联网+”热潮的一个缩影。
就在3个多月前,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个月来,从部委到地方,从互联网企业到传统企业,加快了行动步伐。
青岛,传统的制造业强市,去年就提出发展互联网工业,着力打造互联网工业城市。
“从生产组织方式上看,如果说阿里是在网上开店,互联网工业就是在网上开工厂。”青岛市经信委副主任王敬元说,“很多企业很想‘互联网+’,但是不知道怎么做。我们精选了20个典型案例,还准备建一个两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创新体验中心。”
“坚定决心,拥抱互联网。”青岛市市长张新起说,“我们要有当年培育‘五朵金花’、发展品牌经济的决心和干劲,集聚资源、强化措施、优化环境,全力推进互联网工业发展,为制造业发展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一滴水可以看世界,一座城折射的是整个中国——
福建发布《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十条措施》,江苏、内蒙古等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部分省市则是“计划未出,行动在先”,积极投身“互联网+”。
商务部推出《“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海关总署大力推进跨境电商试点,中国电信发布《“互联网+”行动白皮书》……从部委到中央企业,纷纷采取措施,落实国务院“互联网+”行动计划。
阿里巴巴、腾讯……一些互联网企业也展开布局,或和地方政府签订协议,开通相关政务服务,或者建立线下众创空间,利用自有平台支持创新创业。
“各地区、各部门要主动作为,完善服务,加强引导,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互联网+’,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拓展。”《指导意见》对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提出了要求。
“鼓励政府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鼓励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构建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指导意见》26处提到“互联网企业”,1处提到“大型互联网企业”,对互联网企业寄予厚望。
专家们认为,随着《指导意见》公布,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互联网+”行动落实方案的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互联网企业也将加快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随着与传统行业融合的不断深入,互联网将爆发出更大的正向推动能量”
任何一项技术的发明,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都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实践过程。同时,全社会对这项技术的认识也有一个由浅到深的问题。
“全社会对互联网融合创新的认识不断深入。”这是《指导意见》提出的2018年发展目标之一。
互联网技术诞生已有40多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也已21年。如何利用互联网?如何推进“互联网+”?记者一路追问、探讨。
6月30日,海尔宣布面向全球招募至少3万名创客到微店平台创业,开设3万家专卖店。
事实上,尽管艰难,中国的制造企业早已开始拥抱互联网的种种尝试——作为全球最大白色家电公司,海尔的互联网化就整整耗费10多年时间。
人单合一、人人创客、用户付薪……经过一系列颠覆性重构,海尔由金字塔形的管控组织变身扁平的创业平台。在这个平台上,6万多名员工只有3种身份:平台主、小微主和创客,使命是极致创造并满足用户需求。
目前,海尔汇聚了1328家风投机构及98家孵化器资源,在全社会孵化和孕育着2000多家创客小微公司,推出免清洗洗衣机等上千个创新产品及创业项目。业内人士预言,这些小微创业团队中,未来可能出现几个与海尔同等当量的企业。
经过这种“在飞行途中更换发动机”的“自杀式重生”,2014年,走向互联网化的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2007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39%。
拥抱互联网不易,但最终会带来结构的转变和效率的提升——海尔的实践,为“互联网+”提供了注解。
“我们进行了测算,‘互联网+’对提升生产效率有明显作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辛勇飞说,“互联网+”各行各业,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不对称,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显著提升劳动生产率。“互联网化的过程,是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过程。”
致力于“互联网+”研究的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扬看来,互联网只是工具,是如电力一般的基础设施,是一个无处不在的效率提升器。
“从今年全国两会算起,中国全面开启了‘互联网+’元年。”他说,随着与传统行业融合的不断深入,互联网将爆发出更大的正向推动能量。
“互联网不是万能的,但互联网将连接一切。”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表示,互联网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新的DNA,能使各行各业在新的环境中实现新生。
他认为,“互联网+”将成为构建在万物互联基础上的新生态,意味着构建以人为本、人人受益的普惠经济。
普惠意识、共享意识,贯穿《指导意见》,记者数了数,全文出现4处“普惠”、29处“共享”。
《指导意见》更明确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同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互联网+”时的注释比,“互联网+”百人会发起人张晓峰敏锐地注意到了《指导意见》对“互联网+”概念的深化——把“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改为“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把“经济发展新形态”改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这表明决策层对互联网和‘互联网+’的认识更到位了。”他说。 “中国将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主场”
在北京,互联网、大数据让“百度大脑”、人工智能不仅能实时翻译、互动,还可用大数据3D重构历史古建筑;在上海,消费者15秒即可在苏宁“云店”完成支付,互联网给开张首日的苏宁“云店”带来超3000万元的销售额;在广州,微信让居民对城市政务服务满意度提升4.2个百分点……
“触网”21年,互联网已经深深嵌入中国经济社会。
iGDP是衡量互联网经济占GDP比例的指标。在中国,这一比例从2010年的3.3%上升到2013年的4.4%,达到全球领先国家水平。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还曾发布报告预测,2013年至2025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提升GDP增长率0.3个百分点至1.0个百分点。
“一场数字革命正在中国风起云涌。”麦肯锡全球董事陈有钢认为,“互联网不仅可以成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之一,还将改变经济增长的模式,在生产力、创新和消费等各方面为GDP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互联网经济规模占全球互联网经济总规模的5.7%,全球市值前十大互联网企业中占据4席,网民规模高达6.49亿,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全球第一……中国已具备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的坚实基础。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美战略合作中心原主任、北京大学访问教授吴霁虹深度调研了上百家“互联网+”中国企业。她认为,与过去不同,这次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经济主导下的巨变,要素之多、速度之快、波及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地质年代中有个寒武纪,大约在5.3亿年前,生命出现大爆发,生命形式从简单变得复杂,新物种纷纷诞生。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杨乐将“互联网+”比喻为商业社会的“寒武纪”:“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将有幸见证众多的新的商业物种出现,中国经济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一书的主编张晓峰不久前发起成立了“互联网+百人会”。他说,在当下的中国,“互联网+”正演变为一场重新发现生产要素、释放生产力动能的集体实践与社会化创造性实验,一次关乎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生态治理模式等领域的深层次重构。
正如“航海+”成就了英国的全球贸易优势,“铁路+”促进了美国经济腾飞……陈有钢说:“‘互联网+’为中国经济再造奇迹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历史性机遇,这是国运使然。”
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之一、“中国博客教父”方兴东也对未来表示乐观。他预言,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借助“互联网+”的东风,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主场,引领新一轮的全球变革。
“推动互联网和各行业的融合走出初级阶段”
生产线上,工人每次都要拿起电子卡对准电子屏扫一下,然后对大小、颜色不同的布料剪裁、缝合……
青岛红领集团车间内,在数据驱动下,298道工序后,一件专属于名叫“萨伊·维因德尔”的外国男士的西装完美出炉。
车间尽头,一排排数十米长的衣架上挂着成百上千件西装,无一重样。“从顾客点鼠标下订单到成衣,只需7天。”红领董事长张代理说。
然而,为了这7天——从传统的制衣流程,到如今利用互联网实现消费者向企业直接定制个性化服装,每天西装产量达到1500套件——红领的“互联网+”历程足足走了12年,不被人理解的张代理甚至曾被嘲讽为“神经病”。
“互联网+”未知远大于已知,未来空间无限,每一点探索都十分宝贵。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像红领这样成功实现“互联网化”的企业尚属凤毛麟角,这种创造了“C2M(顾客到工厂)”全新商业理念的互联网工业新模式值得推广。
《指导意见》发布,决不意味着一帆风顺,更非万事大吉。
传统企业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互联网企业对传统产业理解不够深入,新业态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跨界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指导意见》指出了“互联网+”行动前进路上存在的4大问题,切中要害,亟待解决。
“互联网和各行业的融合程度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需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和推进。”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副院长李未柠说。
为更好解决“互联网+”行动面临的瓶颈制约,张瑞敏、张近东、辛勇飞、王敬元等部分被采访对象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坚持规划引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融合、创新是大势所趋,但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以及一些市场主体对“互联网+”反应过热,争相上马“互联网+”项目,有可能导致局部的同质化竞争、互联网泡沫。建议相关方面结合自身特色,搞好规划,科学布局,集中力量,稳扎稳打,以形成区域发展优势。
——优化发展环境。“互联网+”是一个新生事物,政府部门应尊重市场的主体地位,允许市场主体试错犯错,尽量为激发市场发展活力创造宽松、包容的环境,而不要事无巨细、过度干预建议政府在加大对跨境电商扶持力度的同时,放宽移动支付牌照的申请限制,让更多企业得到平等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机会。
——加强人才建设。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实践的延伸,“互联网+”行动要真正发挥效能,人才是关键。各行各业急需培养既懂本行业业务又懂互联网技术的跨界融合型人才。
专家学者还建议在突出发展重点、加大专项扶持、创新融资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培育龙头、推进产业聚集、培育智力资本等方面着力,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创新发展路子。
……
到2018年,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到2025年,“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路线图已经清晰绘就,“互联网+”号角正式吹响!中国正张开双臂,热情拥抱一个属于世界更属于自己的“互联网+”时代!(执笔记者:李斌、杨步月、李峥巍;参与记者:徐冰、高亢、马晓澄、叶健、张遥、翟永冠、邓中豪、黄筱、孟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