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行

15.09.2015  11:37


9月12日至14日,首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全国大赛选拔赛在我校举行。14日上午,大赛举行决赛暨颁奖仪式。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桃莲,省政协副主席肖光明,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贵芹,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石鹏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郭奕珊,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吕玉琪,省网信办专职副主任李绪先,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杨建平,省商务厅副厅长李文尧,我校党委书记廖进球,校长王乔,副校长蒋金法,中国移动江西分公司副总经理程伟,中国电信江西分公司副总经理肖柳南,中国联通江西分公司副总经理温涛,以及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团省委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出席。冯桃莲在颁奖仪式上讲话,刘贵芹、叶仁荪致辞。

冯桃莲在讲话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出台支持政策措施的力度前所未有。创新创业的大潮正汹涌澎湃,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春天已经到来。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扎实细致地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把他们培养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冯桃莲强调,大学生要争做创新创业的时代先锋。要发奋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实践、敢于吃苦,在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创业中实现自身价值,营造美好人生。高校要切实承担起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的光荣使命。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两个文件精神,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要尽快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引导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要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办成品牌活动。

刘贵芹在致辞中指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举办,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他强调,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理念,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叶仁荪在致辞中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新引擎。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文件精神,千方百计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要进一步抓好创新创业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教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服务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建设。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让创新创业在我省高校蔚然成风。

      本次大赛由省教育厅主办,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承办,江西教育电视台、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和江西科技学院共同协办。大赛以“‘互联网+’成就梦想,创新创业开创未来”为主题,采取校级初赛、分组复赛、省级决赛三级赛制,自6月25日启动以来,共有79所院校3228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团队数位居全国第二名。


我校选派的3支参赛团队全部获奖,其中“江财合伙人”团队的“掌上洪城”项目、“吃蜗牛的麻糬”团队的个性礼品定制项目分别获金奖,Ef团队的“找培训”自媒体平台团队获银奖。我校另获先进集体奖和优秀组织奖。



我校创业教育学院在学校参赛项目的选拔、指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7月初至9月中旬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共动员符合“互联网+”思维的51个项目成功报名。经项目计划书初审,分别推荐17支创意类项目和4支实践类项目团队参加校内选拔赛,经选拔推荐6支团队参加复赛,最终有3支团队晋级省级决赛并全部获奖。(文/谢行焱   图/孙坚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