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国人是有机会的

15.02.2015  14:14
原标题:互联网时代,中国人是有机会的

  所谓的大时代,我觉得今天中国人,或者是我们这群人太逊了,我们刚好进入了一个大梦想时代。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去的2014年,整个大的经济领域有很多新的课题,这些课题给了我们专家学者一些很大的冲动。大家付出了很多心力、热情、智慧,尤其是你们的时间。正因为这些东西都下去了,今天看到了很多的成果,我想有几个点我很有感触。

  第一,活水计划,真正起到了未来学者孵化器的作用,而且已经看到了成果,尤其是淘宝村的活水学者群已经出书了。我们也看到像“微金融50人论坛”,很有意思,真是这50个人慢慢做,有可能会做成一个“小达沃斯”。因为它的会议机制特别有特点,完全是学者让自己怎么舒服做的一个交流平台。这跟当年的达沃斯一样,达沃斯今天很多地方不允许有媒体,就是要保证那些人在里面开会的时候只有一个产品就是思维的成果。

  今天也很高兴看到很多的学者,尤其是年轻的学者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像汪向东老师,像梁春晓老师,整整为互联网经济研究坚持了20多年。所以你们想想,当你们像他们这样年纪的时候,如果你们坚持,一不小心,你们的名字就出现在路牌上了。当然,我相信你们很多人的名字已经在网上,在每个人的心里了。

  去年马年,阿里巴巴的事情真不少,年初的“珍珠港事件”,后来我们在纽约上市,双十一、双十二,到最近比较大的风波。过去的一些事都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对于阿里来讲,919的那一刻我们感觉我们好像实现了15年前的小梦想。

  今天这个主题非常好,“大时代 大变迁 大研究”,所谓的大时代,我觉得今天中国人,或者是我们这群人太逊了,我们刚好进入了一个大梦想时代。15年前我们刚刚创立阿里,整个创业团队爬了一次长城,在长城上我们奠定了梦想,希望在十年之内能够创立一家让中国人感到骄傲的世界级公司,当时想的只是这个世界因为我们中国有什么改变。我们第一次员工大会是在马云自己的家里面,因为我是媒体出身,我专门拿摄像机拍下了第一次员工大会的场景。当马云讲到我们的团队要实现三个梦想,三个远景目标:第一我们持续发展80年,第二要成为全球十大网站之一,第三让每一个商人都用阿里巴巴。我用摄像机瞄了一下所有人的眼神,当时我从取景框里看到的东西,跟今天诸位再看视频的感受是一样的——两个字“迷茫”。我们不敢相信,马云很有信心,凭这十几个人,凭我们凑钱的50万元钱人民币,竟然去做全球十大网站。但是这个梦想不是我们这群人的,全世界至少还有十个人也一定在想这样的问题,十大网站,至少留了十个位置,一定会有十个人去想这个问题,所以它虽然难但还是有实现的机会。马总前一段时间跟领导人交流的时候说,过去别人讲我们不好,我们自己知道我们可能没有那么不好。现在上完市了所有人讲我们那么好,我们自己心里很清楚我们真的没有那么好,只是我们没想到被人说成那么不好。

  这家公司是有性格的,这家公司的性格跟公司的创始人密切相关。那就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马总还是一个杭州城市非常普通的小年轻的时候,他当英语老师。你们听过那个故事吗?有一段时间杭州马路的窨井盖经常丢没有人管,有一次他上完夜校之后,骑着自行车看着前面跑了四个农民工抬着窨井盖行色匆匆慌张地走,他立刻手扶着自行车把,一只脚踩在自行车的脚蹬上,大喝一声“你们站住!把窨井盖抬回去”。当然他自己后来说了,为什么做这个动作,他说假如那四个人冲过来他打不过他们,我立刻骑着自行车找警察去。

  我们已经上市了,我们还要问我们自己。我们合伙人上市之后回到杭州,自己开会,我们问了自己:我们还要守什么?我们什么是不能做的?我们有没有选择?问完了这些问题我们回答完了之后我们得出了共同的结论,我们仍然要保持初心,我们仍然要为小微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只不过今天我们目标会更大,所以接下来阿里下一步梦想是什么?简单说我们有三大布局,全球化、农村电商,大数据,全球化对应的是一个与国家同行去解决全球经济问题,是一个全球影响的过程。中国人现在再搞全球化,跟之前的大国会不一样了。英国、荷兰那时候刚刚做全球化的时候是占别人的领土,美国全球化的时候是把别人国家的市场给占了,中国人再去做全球化市场的时候,必须想明白我们要利他,要帮助当地的小微企业,帮助当地的消费者起来。我们定这样的目标,在未来十年之内,阿里通过我们的平台,建立一个跨境的电子商务,跨境金融,跨境物流体系,跨境服务体系。在这个平台上面能够服务到消费者是20亿。这个数字很大,我们希望每一个消费者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下一个订单的时候72小时货到他家里。

  在这种实现的过程中,不仅阿里的团队,阿里生态体系里面的所有企业、消费者一起努力,我们更需要在座的诸位,我们的专家、学者们一起帮助我们,因为中国有这样的机会。

  中国以前全球化都是学美国规则。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中国人是有机会的。这样的一套基于我们中国的相对信用不成熟,商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区,发展起来的能够解决陌生人信用的网上消费体系,我们是有机会可以扩散出去。看看中国的一带一路那些国家,基本上是非西方国家,他们都跟中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我们是有机会的。唯一是我们怎么做得更完善。在这个层面上,怎么样建立一个未来的面向20亿消费者的网上的消费的市场、文化、规则体系,有大量课题,今天我是非常郑重地拜托大家投一点心力一起去努力把它完善。

  第二块,中国是一定要去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这个大课题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有没有解决过?还真没有。能不能解决?一定要有创新的方式。今天的电子商务已经看到了那么多星星点点的淘宝村,现在阿里在推“两村计划”,一个是“淘宝村”,还有一个是“千县万村”,淘宝村是让农村的农民、年轻人在离土不离乡不离村的情况下发展出基于互联网在线的产业,把产品能够迅速地卖到城市里面去。

  阿里的“千县万村”计划倒过来是通过互联网把城市的商品,城市的好的生活方式引入到农村。让农村能够通过这样的互联网在家门口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消费服务。与此同时,也把农村的商品卖到城市。这里面有大量的挑战。我们有一些淘宝村试点,所以像汪老师、梁老师,还有这些可爱的活水学者,你们今天已经做了很多的研究。千县万村跟淘宝村是殊途同归,都是要解决农村的问题,让每个农民真正得到普惠的生产,消费的服务。这个工作今天到了互联网时代,真的是有机会突破。我们的研究像刚才高院长讲的,研究也是生产力,淘宝村学者们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去研究,推动了整个社会去关注群体,甚至影响到总理。总理去了浙江义乌的青岩刘村,那个村原来大约1500人,现在因为成为了淘宝村之后从事电商的有1.5万人,淘宝网店有几千家。汪洋副总理专程到了杭州,一整天就是奔波。因为他要去看淘宝村再开一个半小时,这个村是临安的白牛村,专门做小核桃。我陪马总去那个村的时候路上他就讲, 20年以前他做医药代表去过那个地方,穷。尽管当地有山核桃,都卖不出钱,农民没有渠道,谁来收购,就贱卖了。当今天再看到这个村子的时候,这些村民在网上开店,他们的生活已经完全改变了。有一个53岁的网店的店主,见了马总以后说感谢建立一个平台让农民能够挣到钱。我相信如果说当年那么穷的地方,通过这样的现代的电子商务的服务改变了自己,中国真的没有其它地方不应该改变的。这个是农村。

  刚才涂子沛已经介绍很多大数据了,大数据的问题我想把大变迁关联起来,我们认为,信息社会、信息经济也分IT时代和DT时代,我们今天要迈入下一个时代,是基于数据的时代,今天的互联网最好地解决了商品流通的环节,其实互联网还要影响两端,一端是商品的制造,一端是商品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所谓的IOT。这个数据一定是远远超过我们今天能够想像的程度,而且它一定会深刻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消费以及我们的制造。这个时代今天才刚刚开始,今天还没有一个场景让中国人能够有那么多的机会去接触这些前沿的东西,美国的CES是值得看的。有一个预言说了,今天我们身边能够连上网的设备大概不会超过十件,就在十年时间内,每个人身边能够上网的设备,连上网的智能设备将有1000到5000件,这是一个巨大的时代在变革。

  今天我们的经济都在看当地有多少的人口,有多少的流动人口,这个时代过了。去看看淘宝,广东一个省的交易额可能顶中国很多很多省加起来的总和。一个省,它把它的消费群迅速覆盖到全国、全球,20亿的网上消费者对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省、一个城市都是平等的,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今天这样的平台,这样的时代给你提供的机会,让当地的企业迅速地成长起来,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这是一个大课题。

  我们今天讲的移民,就是移到未来的消费世界,20亿的消费者世界。可能很多国家的很多的企业,当然也不多了,也就是中国和美国在竞争,所以希望今天跟阿里这样的生态体系,淘宝、天猫、支付宝、菜鸟、阿里云形成的商务的基础设施,商务的生态体系里面,大家一起努力让中国人有这样的机会。这是我真的感到大家,不管怎么样,你们今天研究很有成果,很有价值,你们可以影响20亿人的消费,这样的价值比把汪老师的名字刻在路上还厉害。

  前一段时间跟马总在想,好的企业在利用机会,优秀的企业在发现机会,卓越的企业是创造机会。我跟高院长我们在开阿里巴巴公共事务部处理会的时候也提出来。好的专家解决问题,优秀的专家发现问题,卓越的专家学者是创造问题。这跟我们今天在想的大梦想是密切相关的,人类没有一个人想过说今天人类可以创造出一个平台,一个生态去服务20亿消费者,没有人想过。也没有人想过说72小时这个货就到你家了我们怎么做?只要想到这是该做的,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我们一定要做到。只不过我们要各方力量整合起来。

  我很感触的是研究院最早的奠基创始人梁老师,我跟梁老师刚刚认识的时候,梁老师跟我讲,那时候他还是做我们课题的承担者,阿里巴巴的业务团队请了一个学者帮我们研究问题,第一份网商研究报告就是梁老师做出来的。今天的很多信息经济的,电子商务服务业的这些话题,在人类历史上之前是没有存在过的,我们今天把它设定出来了。我也希望今天的会议完了之后,我们这群专家在未来的升维的时代,你们要创造出一些新的课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深刻地改变这个时代。如果我们看到未来的图景是那么多国家在竞争,哪个平台能够去争取服务20亿消费者的话,我们的制度必须突破和创新。别无选择,但是这个工作靠阿里,靠大家一起去研究。

  再讲一个小故事,我很喜欢看三体,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主人公罗辑被冬眠了186年以后醒过来,发现这个世界到处是屏幕。你们都有印象吗?他在一个地方摔跤了之后回到家里摸一下纸巾盒,抽纸巾的时候马上变成显示器说你需要不需要买一个邦迪创可贴?计算无处不在,消费无处不在。这就是真正的云的时代,除了人脑之外,未来时代是人脑加云脑。

  所以我们看看那个是什么经济形态,跟今天我们在想的这些理解的,还是以公司为主体的经济形态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公司是属于工业经济的组织形式,到了信息经济,变了,可能是平台加个人。快的的专车,任何一个个人为什么不能服务城市的居民,满足他出行的需要,而且是更好的个性化的服务。开车的人也高兴,坐车的人也高兴。

  还有大量的将来每一个个人,他就可以去服务特定的个人,每个人都互相分享,互相服务。这是一个利他的时代,甚至这个时代是谁越懂得去分享,去共享才有可能在这个时代里面活得好,活得下来。因为你不把信息贡献出去的时候,不把自己的数据分享给别人的时候,你是得不到最准确、最让你满足的服务了。大家去想想,这都是突破。

  我们的组织在变化,我们到底谁在驱动经济,以及这个观念在变化。到底我们什么是最核心的资源,这个思想也在变化,这里面都带来了大量的制度的创新,观念的突破。

  我讲到三体,第二个场景是地球是怎么死的?你们知道地球是怎么死的吗?三体里面?它变成了一张纸一样的东西,变成了二维。很多时候我们讲升维很多人不理解,倒过来讲降维的时候发现如果不在一个纬度的话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当地球变为二维的时候,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不存在了,进去就出来,没有营养、没有生命了。但是有这样的智慧,它就可以把一个三维变成了二维。想想,如果今天还停留在工业经济,我们讲实体经济很重要,把信息经济变成虚拟经济的话,这种思想真的是很危险。这就跟我们的老祖宗抱着农业经济说那些火车,那些工厂是不对的,一样的道理。工业经济一定不是农业经济的附庸,信息经济也绝对不是工业经济的附庸,必须为信息经济去证明,去得到它应得的尊重、应得的方向,必须为信息经济里面的数据经济、云经济去赢得它的空间。

  以上是我在“2015互联网经济研究者大会”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