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行时】“互联网+监督”筑起一道科技“防腐墙”

25.10.2016  21:03
  

  本网讯(纪检监察办公室)扫二维码加纪委微信、在线举报、远程监控招投标……不同于传统纪检监察工作依靠收集群众书面举报、电话举报、邮件举报、实地监督、发放文件等开展工作,在形式上实现了创新。

  “互联网+监督”是顺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开辟了纪检监察工作的新格局。校纪委按照抓早抓小和“三转”的要求,探索建立了“互联网+监督”模式。该模式基于三大数据库:领导干部资料信息库、领导干部涉纪数据库、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履职信息库,依托四大平台:党风廉政建设网络监督与评价系统、“前湖清风”微信公众号、党风廉政网、监督执纪管理平台,运用五大机制:涉案问题线索互通共享机制、执行纪律联动处分机制、执行联动纪律审查机制、纪律教育齐抓共管机制、纪律工作考评和问责常态化机制,建成或正在建设招标采购中心标准化评标室、招标采购管理系统、研究生院视频监控系统、招生与就业处考试摄像监控系统、标准谈话室。

  三大数据库简化了纸质记录或解决了资料的碎片化问题,取而代之的是数据的整合、信息的共享,有助于对领导干部和纪检专兼职干部形成更加严密的监督。四大平台有意识地将廉情动态、网络评价、在线举报、监督执纪等功能E网打尽,一方面实现了廉政信息的阳光公开,另一方面实现了“让网络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便民目的。五大机制更多地关注于纪检、组织、人事、财务等多部门联动,旨在实现信息共享和行动协调。

  “互联网+监督”筑起一道科技“防腐墙”,让学校纪检监察工作更加阳光化、智能化,使监督贯穿于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更能有效地预防腐败;实现了监督与权力运行零距离,让反腐倡廉工作在“看得见的监督、交互式的对话”中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 责任编辑:范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