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发布 行业面临洗牌

23.07.2015  12:18

一、舆情综述

本期,多项政策性文件的发布引发舆论热议。业界期待已久《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发布,互联网金融行业有了第一份成文的框架性政策,不再属于灰色地带。资本方面,《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结束公开征求意见,养老基金距离进入资本市场又进一步,居民对此有喜有忧;央行进一步放开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市场,取消额度限制,人民币国际化再下一城。此外,上半年度的GDP增长速度于本期公布,媒体争相解读“7%”代表的含义。

二、热点解析

1.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发布 行业面临洗牌

由央行牵头制定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7月18日公布。《指导意见》特别明确了P2P网络贷款机构的“信息中介”属性,提供增信服务、以理财产品名义宣传的平台将不合规。

【舆论观点】《指导意见》虽然在周六发布,仍在第一时间激发舆论热情。《指导意见》是互联网金融业第一个成文的管理框架,对行业的规范意义重大。整体来看,舆论反应比较积极,认为《指导意见》以鼓励为基调,承认互联网金融在市场中的作用,内容覆盖全面,对行业是大利好。也有专业人士指出,《指导意见》发布后,配套的监管规则将相继出台,这势必提高网贷等行业的准入门槛,草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创业难度加大,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指导意见》中有关P2P网络贷款的表述最受人关注。多数专业人士支持文件对P2P网贷平台“信息中介”功能的明确界定,认为此举可以规避行业风险,防控恶性竞争。同时,目前大多数网贷公司从此将面临转型。

业界争议的焦点在于,《指导意见》第十四条规定客户资金的第三方存管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内人士质疑,银行类机构无法为P2P平台提供全天候的服务,而且出于风险控制的考量,银行对此类业务兴趣不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业界期待在具体的管理办法中得到更符合实际的答复。

网民舆论场对《指导意见》的出台也表示欢迎。新浪财经做的民调显示,47.5%的参与者认为《指导意见》的发布“迈出第一步,利好行业发展”;32.2%的网友认为“需要出台相关监管政策配合”;另有20.3%的参与者认为《指导意见》“太粗旷,还需要继续细化”。另据调查,74.6%的网友看好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认为不看好或不清楚的共占25.4%(截至7月20日15:00的统计结果)。

总体而言,《指导意见》广泛赢得了各界的认可。

【舆情解读】纵观《指导意见》全文,“创新”一词共出现19次,“风险”出现20次。从词频的旗鼓相当亦可感知互联网金融市场上的机遇与风险共生。尽管监管层注意为行业发展预留空间,《指导意见》强调互联网金融的金融属性,注重风险控制。施政者以监管金融行业的标准和归口管理的思维,为互联网金融业的主要经营模式找到匹配的管理机构,如银监会管理P2P网贷,央行管理互联网支付等。这样做虽然能够提高管理成效,但按部门职责分类管理的方式,容易限制从事互联网金融的企业创新业务模式。特别是各部门为了降低所辖领域的金融风险,很可能在出台具体的管理办法时过度提高标准,迫使互联网金融界的小微企业退出主流市场。为鼓励创业与创新,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应更多地体现扁平、跨界、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精神,让市场更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这样的业态将能对整个金融市场提供更为有益的补充。

2.GDP等上半年统计数据公布 解读经济形势成热潮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96,868亿元,同比增长7.0%。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非公经济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是8.1%,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了1.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了65.1%。

【舆论观点】与前几年动辄两位数的GDP增长速度相比,“7%”显得不够绚丽。因此,对相关数据的解读成为媒体上的重要议题。

官方媒体高唱“缓中趋稳、稳中向好”。消息公布,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对经济形势“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评价即被广泛传播。《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均沿用此口径。《人民日报》还在头版刊登对统计局局长的专访:《中国经济稳在何处好在何方》,指出“尽管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但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增速换挡的客观实际,也符合典型经济体的一般规律。

专业财经媒体对GDP增长7%的解读更为审慎。据《21世纪经济报道》观察,上半年GDP增量的三成动力靠金融,特别是A股上涨的拉动,于是得出结论:这个“7”或许并不牢固。《财新周刊》记者发现,一些微观、中观数据似乎并不支持宏观向好的表现。二者的背离显示经济企稳的基础还不牢固,未来还将面临挑战。

【舆情解读】媒体在分析现阶段的宏观经济时,常用“三期叠加”来描述背景。“三期”即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以上因素叠加,预示经济增长面临的困难十分复杂:既有前期问题的积累,又有当前改革的阻力。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对环境、资源造成巨大破坏和消耗。虽然GDP增速常能达到两位数,但这样的增长模式违背“可持续发展”的治国理念。殷鉴不远,我们应该如何理解GDP增长的意义?靠什么拉动GDP的增长?绿色GDP的概念已经在国内讨论十余年,多个省市已经引入绿色GDP核算模式,意指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绿色GDP虽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本身代表的权衡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关系的视角,值得在当前结构调整的窗口期引起特别重视。

3.央行放宽境外投资者入债市 人民币国际化提速

央行7月14日发布公告,进一步放开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等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市场,由原来的额度限制改为自主决定,并只需备案管理。相关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向央行完成备案后,可在银行间市场开展债券现券、债券回购、债券借贷、债券远期,以及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其他经中国人民银行许可的交易。相关境外机构投资者可自主决定投资规模。

【舆论观点】从舆情态势来看,媒体关注央行放宽境外投资者入市的意义大于政策的实施效果。专业人士认为,这一举措将利好中国债市发展,也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相关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市场改为备案制,是央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业界普遍认为,这一政策旨在让境外主权机构增加以人民币计价的外汇储备资产,推动人民币从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到储备货币的转变。

受话题的专业性所限,尽管媒体和业内人士对央行放宽境外投资者入市政策的解读踊跃,网民对此政策的关注热情较低。

【舆情解读】进入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刚好历经十年。十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健,资本项目开放可期。也在这个7月,A股遭遇近年来罕见的大震荡,以致多部委联手干预证券市场,为大盘筑底。救市行动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但这一举措也为年内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投下阴影。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何平衡市场秩序与自由的关系,兼顾短期的稳定和长久的发展,成为这个7月摆在监管层面前的考题。

4.养老金投资方案公布在即 媒体解释入市疑虑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投资办法》)征求意见期于7月13日截止,公布在即。《投资办法》解除了“养老金不能投资股市”的禁区,规定养老基金除了投资国家重大工程外,还可以投向股票、股指期货等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领域;规定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基金资产净值的30%。

【舆论观点】媒体密切关注《投资办法》的落地,认为这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统一的养老基金投资管理体系。此外,由于《投资办法》首次允许居民养老基金投向高风险的股市,对这一方案合理性的讨论持续占据本期的舆论场。

官方媒体支持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让养老金入市。在养老金收支存在较大缺口的背景下,与其让巨额资金在财政专户里“沉睡”,因通货膨胀而逐年“缩水”,不如拿出一部分进行多元化投资,同时缓解养老金制度难以为继的风险。

民间舆论场对养老金投资股市表现出深深的担忧。诸如“接盘侠出世”、“亏了谁负责”的声音占据较高比例。《证券日报》梳理了养老金市场化、多元化委托投资遭遇的五大疑虑:一是是否应该推动养老金委托投资;二是误以为资金全部投资股市;三是认为只要养老金投资股市就会亏损,居民可能蚀掉“保命钱”;四是认为养老金投资股市风险较高;五是认为投资收益应该量化到每个人。

针对这些疑虑,媒体纷纷解疑释惑,并为养老金保值支招。多数媒体支持《投资办法》,认为现行的养老金运营模式导致资金持续贬值,同样威胁养老金安全。而盘活养老金则既可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又能让此巨量资金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媒体援引专家看法,称制度上、组织上、工作上都会有一系列的举措,来保证基金的安全。

对于养老基金入市对资本市场的提振作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其对情绪的影响大于实际作用,来自养老金的增量资金短期内难以兑现。

【舆情解读】尽管媒体中赞同《投资办法》的声音是主旋律,但民间对养老金入市亏损的顾虑仍难言消除。近期的股市震荡,更加剧了居民对养老金投资风险的担忧。《投资办法》称以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为前提,但究竟如何保证?投资股票等证券不超过基金资产净值30%的比例如何得出?政策出台之前征求意见的程序固然重要,但给出实施细则和风险控制的具体方案,才能达到获得民意支持的目的,让百姓真正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