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专题】江西优秀产业工人风采
做全中国最好的铣工——访洪都集团首席技能专家龚仲斌
(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4月28日南昌讯 记者李先 实习生周密)从退伍兵到中航工业洪都集团首席技能专家,从一个依葫芦画瓢的铣工学徒到对各种精密零部件轻车熟路的岗位能手,龚仲斌埋头苦干了20年。
我是江西台记者李先。在洪都集团机械加工一厂3042工段的操作车间里,记者见到四十出头、个子不高、一脸憨厚的龚仲斌师傅,他正弯着腰、弓着背的俯靠在一台普通铣床前,小心翼翼地铣切打磨金属工料。笨重的机器摇柄在他的手中运用自如。
(录音)“我们做出来的零部件的精密度要求相当相当高,公差跟你的头发丝一样细,甚至是头发丝的三分之一。”
22岁那年,龚仲斌从部队退伍,被安排到洪都机械加工厂做铣工。开始,龚仲斌一点也不喜欢这份工作。
(录音)“吵脏累,机械加工很累的,基本上365天,没有休息日的,大年初一都要在这加班的,真想辞职不干了。”
可当过兵的龚仲斌天生不服输,他咬牙坚持了下来,渐渐地找到了工作的乐趣。
(录音)“做着做着就发现了这也是一门艺术,渐渐喜欢上了,下决心要做全国最好的铣工技师。”
铣工是一项非常复杂而精细的活儿。龚仲斌白天跟着师傅学习操作技巧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晚上把自己关在操作机房里钻研到深夜,眼睛熬红了,腿站酸了,但他一声没吭。
(录音)“当时吃了蛮多的苦,做高速切线的时候,火花飞溅,眼睛烧的起泡,身上也被烧得左一个泡右一个泡。”
凭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苦的钻劲,龚仲斌很快就从一名普通青年铣工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生产技术骨干。别人要用一天时间才能完成工件,他通过革新刀具夹具,工作效率提高了至少一倍。同时,他还精通钳工、插工、磨工的技艺,这些工种不会做的活都会找到他来想办法。由于每年他的工作量都是洪都最高的,厂里每次接到疑难急件都会找他来做。
(录音)“有一次,有一批零件要重新做过,时间很紧。那个时候这种零件的加工是一个空白,没有哪个厂能接这个活,结果找到我们厂,厂里就让我做,最后这个零件做完了,看到自己加工的零件装配在飞机上时啊,那个时候就会有一种很自豪的感觉。”
龚仲斌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纷纷转行不愿意做铣工,他当下有件最要紧的事情就是找好接班人,把手艺传承下去。
(录音)“希望多带些徒弟,做好“传、帮、带”。”
我的火眼亮晶晶——访江铜集团大学生制酸工刘亮
(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4月29日贵溪讯 记者黄芳 通讯员周乐丰)不当白领当蓝领,不爱办公室爱车间,江铜集团80后大学生制酸工刘亮扎根车间,大胆革新,练就“一眼准”,成为全国冶金行业技术能手,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在江铜贵溪冶炼厂硫酸车间里,一身蓝色工作服,头戴黄色头盔的刘亮正拿着数据表,目不转睛地盯着一排排设备,这让他看起来有着超出年龄沉稳。和其他工人不同的是,他常年戴着厚重的板材眼镜,除了操作设备外,他更多的时间是在化验与测试中度过的。
(录音)“我们这套工序主要是处理工业废水,24小时运转,必须要经常自己亲自测试……”
刘亮是贵冶的一名的制酸工,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将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污染气体通过净化、干吸等方式制成硫酸,提炼金铜,减少工业重金属污染。可以说,制酸工在江铜就像一个变废为宝,点石成金的“工厂魔术师”。7年前从大学化工专业毕业后,刘亮毫不犹豫选择冶炼制酸作为自己的工作方向。然而,分配到车间后,刘亮每天的工作只是简单重复地操作设备。从化工专业人才变成了车间技工,这让他非常失落:
(录音)“重复的工作,觉得理论和实际对不上。”
做一辈子依赖仪器的“制酸工”,显然不是刘亮的追求。在车间里,他一直寻找着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机会。工作半年后,他发现工厂的设备检测每天只能取一次结果,这个明显的滞后让刘亮找到了技术攻关的方向:
(录音)“为了随时能监控,自己亲自取样分析。”
提样、实验、计算、分析、比对……,刘亮像陀螺一样地忙碌着。凭着扎实的化工基础,刘亮炼就出了“一眼准”的绝活。他仅凭肉眼观察硫化钠滴定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和沉淀颜色、颗粒数量和大小,就能判断出溶液中铜、砷离子浓度,并且确保与化验数据误差在5毫克以内。这一“绝活”让30出头的刘亮在江铜有了“火眼晶晶”的外号。而技术上的自我突破,也让刘亮越来越陶醉于工作中:
(录音)“光我们车间生产的硫酸每年都180万吨。为环保做出了贡献,也创造了利益。”
之后,刘亮又大胆提出改变预热空气烟道位置的技术改造方案,将触媒升温时间缩短20个小时、由此可节省耗费近6万元。一次次大胆成功的尝试,让刘亮越来越坚定“大学生的职业舞台不仅仅只有实验室和办公室,还可以在生产一线”。靠着不懈地钻研和努力,刘亮在全国有色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夺得烟气制酸工比赛第一名,并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生产一线的轧钢专家 ——访萍钢集团高级技师朱增玲
(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4月30日萍乡讯 记者彭世翔 通讯员柳锡波)俗话说,熟能生巧。17年轧钢一线的钻研和实践,把萍钢集团的朱增玲从一线工人变成生产线上的专家,他总是能准确地判断故障点并迅速排除。在萍钢轧钢厂,有问题找朱增玲,成了不成文的约定。
我是记者彭世翔。机器轰鸣,钢花飞溅,一块块红彤彤的钢板从轧机“吐出”,排着队在流水线上轧压、成型,最终变成精光铮亮的精品板材。站在超过60度高温的轧机旁边,看着不断跑来跑去的朱增玲和他的工友们,记者真切感受到了轧钢生产的如火如荼。
朱增玲说,轧钢其实就就像擀饺子皮,通过滚轴轧压,得到规定的造型。可这看上去简单的流程,要想顺畅地走下来,还真不容易。就在记者采访朱增玲时,突然,轧钢厂高线车间发生堵钢事故,整个生产线停止了运转。朱增玲赶紧指挥大家紧急行动。随着一道道指令有条不紊地发出,事故很快解决了。拍拍身上的灰尘,朱增玲开心地笑了。此时的轧钢工人朱增玲就像一个刚刚打了场胜仗的将军。
在轧钢厂,朱增玲是个爱动脑筋的工人。从进厂的第一天起,他几乎每天围着轧机生产线来来回回转巡琢磨。为了控制轧钢速度,他一头扎在近70℃的轧机旁,拿着秒表一小时一小时地掐点,反复实验。终于让大家相信,稳定操控的操作节奏,能够确保产量轧制时间:
(录音)“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包括每一个规格的轧制工艺优化,才能提高生产的能力和产品的质量。”
十多年来,朱增玲大胆改进工艺,技术创新,累计为公司增加效益5000多万元。犹如百炼成钢,从一线工人成长起来的朱增玲练就了一手擅长轧钢料型调整和准确判断故障点的绝活,在萍钢轧钢厂,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设备运行,有问题找朱增玲,成为一项约定俗成的做法。朱增玲也因此成为轧钢厂最忙碌的人:
(录音)“从早上7点钟出门到晚上六点半。基本上每天都在这里。当出了问题的时候,去观察发现问题在哪里。”
如今已经是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的朱增玲最大的愿望就是争取成为一名轧钢专家,为此,他决心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录音)“只有自己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多产钢,产好钢。”
明星钳工的“快乐劳动秘籍”——访江铃集团高级技师刘辉
(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5月1日南昌讯 记者黄芳 通讯员袁琼)俗话说“累死的钳工”,可江铃集团的模具钳工刘辉却说自己“一点也不累”。身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明星技工”,他虽然轻松工作却能拔得头筹,那是因为他有“快乐劳动秘籍”。
我是记者黄芳,中午12点半,是江铃车架厂冲压车间工人一天里最“清闲”的时刻,他们或聊天,或趴在桌子上打个盹。可忙碌了半天的模具钳工刘辉此刻仍精神十足,正兴致勃勃地拿着根铁丝敲敲打打:
(录音)“帮女同志做钩针啊,我经常做一点小东西,我喜欢这些,很好玩,不会感觉很累。”
今年已经45岁的刘辉性格开朗,看上去的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在车间,刘辉的人缘非常好。作为钳工,他有着一双“巧手”,业余时间他便会帮大家伙做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玩意”,这些小东西经过他的设计,比外面买的还要好用一些。
刘辉笑着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迷恋这些“手工活”,所以注定了这辈子得干“钳工”:
(录音)“小时候我就爱好这一块,经常到人家的修车铺啊,拿一个榔头东敲西敲,三岁看老,我是干工人的命。我父母给我买玩具,没有一个是好的,我不是玩它,我是拆它。我有这方面的爱好,好奇心特别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放在刘辉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在技校学习的时候,从入学到毕业,刘辉每一门考试都永远是全校第一。这样的卓越表现,也延续到了他的工作中。对于技术学习,刘辉算得上是“痴迷”。每次有出差的机会,他都积极争取,还将带回来的资料做成PPT,与同行们分享:
(录音)“我的相机是随身带的,到哪里拍到了哪里。一个人要见识多的话,才能长进,要不然思路思维会有局限性。见识少了,就没有创新。”
凭借着不懈地努力,刘辉从一个普通的钳工工人,成为了工厂技术带头人。2009年,刘辉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刘辉说,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快乐劳动”,“兴趣”是一切解决困难的最好帮手:
(录音)“动手做一个工件,我有一种成就感,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必须对它感兴趣。感兴趣的话就会专研,做模具很多人说累,但是我觉得复杂的问题解决掉了会有一种欣慰感。我觉得是一种享受,不是辛苦。”
不久前,刘辉拒绝了领导提出的“转职管理岗位”的要求,他说自己喜欢一线,喜欢享受工作带来的满足,他要继续快乐地劳动下去。
绕线车间里的发明家——访江西变压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罗兴达
(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5月2日讯 记者李先)在一个圆柱形的铁芯上面,不停地缠绕上铜线,这就是绕线工要干的活。在这个枯燥、单调的岗位上,江西变压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罗兴达先后攻克了38项技术难关,用知识和智慧在线圈上舞动着自己的精彩人生。
我是江西台记者李先,中午1点半,记者在绕线车间见到了仍在忙碌的罗兴达师傅。只见他,一会儿蹲在出线机前盯着一堆杂乱无章的铜线条看的出神,一会儿站在铁芯前对着一张绕线图纸苦思冥想。罗师傅说,每个人都会绕线,但要把铜线绕好不动脑子可不行。
(录音)“如果这根线破损了,绕在一起,就会短路,我们一送电的话,就会爆炸。”
罗兴达是个爱动脑子的人,上小学时曾因多项发明获得过学校的奖励。技校毕业?进入工厂干上绕线工后,为了减少重复劳动,他开始自己研究和琢磨设计图纸。对照图纸中出现的问题,边实践边改进,减少了与设计师们繁琐的沟通环节,罗兴达的工作效率也比平时提高了一倍。由于经常性的与图纸打交道,罗兴达练就了一个绝活,只要看一眼铁芯图纸,他就能想象出绕完线圈后的模样。通过改变哪些导线排列,可以提高产品效率,他心中都大抵有数。
(录音)“如果图纸和实际操作有距离,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再及时的与设计人员沟通,得到他们的一种认可。”
遇到问题爱动脑、勤钻研,罗兴达的这种工作态度不仅停留于图纸上,还体现在对产品的创新中。有一次,公司在研制一种新型环保节能的产品,而作为变压器的心脏部分,线圈的绕线设计在产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使绕线的工艺达到最优化,罗兴达苦思冥想、夜不能寐。白天工作忙,罗兴达就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进行研究实验,一盘一盘线的检查,一盘一盘线的返工,对线圈的瑕疵进行反复的推敲和琢磨,终于成功解决了绕线技术上难题,为公司节约材料费近30万元。
(录音)“我们通过优化绕线设计,减少了体积,铜线的用量减少了,这样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效益,又节能又环保。”
28年来,罗兴达通过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工艺操作规程,大胆创新,先后攻克了38项技术难关,累计为公司增加效益达到1000多万元,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由普通的绕线工人逐渐成长为高级技师,特技技师再到主任工程师,如今罗兴达已经成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面旗帜。
我炒的茶叶香喷喷--访遂川 “狗牯脑茶王”罗修祥
(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5月3日遂川讯 记者彭世翔)从一名普普通通的茶农到现在远近闻名的遂川 “狗牯脑茶王”,罗修祥用了将近40年的时间。如今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这一身本事传下去。
我是记者彭世翔。四月的茶乡,一片葱绿。在遂川县汤湖镇横正村的茶山中,我们找到了年过半百的“狗牯脑茶王” 罗修祥。他个头不高,正背着竹篓,弯腰弓背采摘茶叶。
(录音)“要炒出好的茶,(首先)从采摘鲜叶(开始),要选择好的天气,像雨天最好就不要采,还有中午的10点钟到3点钟(也不能采),那样温度太高了。”
手工炒茶是一项非常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传统技艺,分杀青、揉碾、炒干、提香四道工序,其中杀青最为关键,是最需要掌握火候和技巧的,同时,也是最耗时间的:
(录音)“杀青温度要掌握好,要高温杀青,把那个草腥味去掉,让清香味散发出来,这是关键。”
罗修祥告诉我们,从爷爷那辈开始,罗家就开始种茶、炒茶。现在他有一百多亩茶园。也许是遗传了家族的天分,罗修祥对炒茶温度的把握特别准确,制茶的手感特别好。他炒制的茶叶,采制精细、工艺独特,条索紧结秀丽、色泽黛绿莹润、回味甘爽悠长。国家一级评茶师赵沙鸥用“妙不可言”评价茶王的炒茶技艺:
(录音)“茶王做的茶,他的独特之处呢,你看他这个温度的把握,这个手感,这个锅温高低,怎么调剂,它是一种形式,你用具体的一句话能描述的很清楚,很难的。”
百闻不如一见,说话间,不擅言词的罗修祥现场展示了他的炒茶绝活。只见他双手在220度高温的大锅里不断翻舞,小小的茶叶在他的灵巧的大手掌控下,犹如一群精灵翩翩起舞,阵阵茶叶的清香随即扑鼻而来,让人沉醉。
罗修祥说,现在他带了七、八个徒弟,每天手把手地教他们手工炒茶,毫无保留。他希望年轻人能够将这项传统的技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录音)“我想这个手工炒茶还是要保留下去,不要失传了,毕竟它(手工炒茶)也是茶文化的一部分。”
【相关新闻】全省工会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活动
(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4月29日南昌讯 记者吴颖 通讯员熊琳娜 陶亮) 昨天(4月28号),全省工会“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活动现场推进会在宜丰县举行,会议要求在全省广大职工中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活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陈安众出席会议并讲话。
活动期间,各级工会将通过宣讲报告、媒体宣传、文化活动等方式,面向基层、面向职工,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深入开展“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凝聚力量,自觉做中国道路的实践者、中国精神的承载者、中国力量的主力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努力奋斗。主题宣传活动还将深入宣传各行各业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的理念,在全社会唱响“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主旋律,动员广大职工在本职岗位上,以劳动促进科学发展,以劳动赢得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