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明:从五粮液“车改”看国企公车是多少

18.03.2014  12:47

  14日,随着五粮液集团第二轮公务车拍卖结束,备受关注的五粮液集团公务车改革正式落幕。为期三天的第二轮公务车拍卖共拍卖256辆,流拍9辆,成交247辆,成交总额1761万元。至此,五粮液集团两轮车改共拍出571辆公务车,成交总额达4764万元。(3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

  五粮液单拍出的公车就有571辆,没有进入拍卖的公车是多少?五粮液是国企控股,属于国有企业,一个国有企业就有如此多的公车,其它大大小小的国企呢,尤其是还有比五粮液大得多的中石化,中石油及其它呢?国有企业的公车数究竟是多少?

  从此次五粮液拍卖的车看,不仅数量多,而且档次非常的高,有多辆悍马,还有辉腾、沃尔沃、奥迪等高档车。国有企业公车多,配置高远不在此,从已获得的信息,略知一二:如:周口市烟草公司2013年5月份购买了39辆新车,包括8辆帕萨特、17辆荣威轿车和14辆奥丁越野车,总共花了600多万元;中石油下属分公司为高管配备百万豪华越野车等。由此可见,国企购车非常随意和阔气。

  公车费用是公用经费的一大开支,也是“三公”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车数量多,购买和使用的成本就大,将大量占用国有企业资金的份额。国企从理论上来说是归全民所有,其创造的财富不属于哪部分人,而是全体社会成员共享,作为国企的监管者理当进行严格管理和规范,可是长期以来,国企公车是多少,始终是个未知数,有“记者联系监管中央企业的国资委,对方表示并无相关统计数据”。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也就是没有登记造册,没有严格的审批程度,任由企业“看着办”,想购就购,想购多高档就购多高档,在此种语境下,国企公车怎能不多、不高配。

  诚然,国企因为性质不同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在产供销等业务范围内的事可以独立处置,但并非自主权可以任意延伸,对于涉及个人利益的消费,尤其是职务消费理当加以约束。对公车进行登记并不难进行造册登记就是了,或者进行审批控制就是了,而难就难在,动真碰硬,不敢对乱配车、乱购车者以处置,担心这,担心那,生怕影响了国企高管的情绪,胳膊总想着往里拐。

  五粮液进行“车改”不管怎么说是件好事,从中也暴露出一些平常难以知道的秘密。国企公车数量是多少不应只是等到拍卖时才略知,应该是公开透明,作为国有企业的一分子,每个公民都有对公车数量配置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因而,有关部门应尽快掌握国企公车数据,并予以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