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大学首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创建侧记

09.12.2013  17:24
  今年6月25日,经教育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批准,井冈山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同时列入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加强党的历史和革命精神的学习研究宣传,教育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联合设立“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这是发挥高校优势、推进党史研究协同创新的积极探索,是落实中央要求、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举措。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铸造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大学有责任有义务去深入发掘研究和弘扬井冈山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科学总结和运用这些经验,充分开发和利用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坚持以井冈山精神办学育人,将井冈山精神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促进了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推进了学校的建设事业。   为了进一步将井冈山的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教育教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优势,2004年以来,学校传承井冈山精神,聚焦井冈山研究。2005年,井冈山精神研究所设置为正处级实体性研究机构,2006年研究所成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研究所更名为井冈山研究中心,并按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原则和要求进行建设,坚持了机制体制改革与创新,积极拓展和深化井冈山革命史、井冈山精神和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探索井冈山革命传统宣传教育的新模式,培育了系列创新的和有效的载体,取得了诸多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受到了  教育部、中央党史研究室、江西省教育厅等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2012年,中心被评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一类基地。   在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自身不懈努力,中心在学科平台、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备了较强的基础优势。    进一步加大了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中心现有研究人员31人,教授21人,博士2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学部委员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一支多学科交叉融合、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已经形成,他们正围绕井冈山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革命根据地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红色文化资源与文化强国建设研究三个研究方向扎实开展工作。中心还通过与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南昌大学等合作,采取联合培养和校外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了一支多学科交叉融合、团结协作的高水平科研团队。    进一步拓展了学科平台。 在教育部社科司和江西省教育厅大力支持下,中心坚持机制体制改革与创新,积极拓展和深化研究领域,探索新时期革命传统宣传教育的新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心始终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在学科平台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心支撑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了江西省“十二五”重点一级学科,中共党史成为了江西省“十一五”重点二级学科,教育部将井冈山大学列为了首批五个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依托该中心,2010年以来,教育部机关党校井冈山培训基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民政部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南京军区国防生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同济大学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厦门大学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江西省高校党员干部教育实践基地等先后在校建立。    全面提升了科学研究水平。 近年来团队成员拧成一股绳,以申报国家级重大项目为抓手,不断提升科研水平。目前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井冈山区域红色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集成与示范”、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红色文化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的理论构建研究”“共产党人精神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历史经验研究”“中央苏区社会保障研究”等10余项,还有省级科研项目3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近2000万元。出版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井冈山区域经济社会历史变迁研究》《湘赣革命根据地全史》《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丛书》(包括《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史》《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史》《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史》《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史》)等17部,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106篇,获得省级以上各项奖项47项,其中“井冈山红色资源转化为大学生教学资源的实践与探索”获得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校本课程教材《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获得江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积淀了较好的学术基础。    始终坚持用红色文化资源培育红色传人。 中心大力开展的红色文化教育与实践,在全国已产生了较大反响,获得了广泛的赞誉。中心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开设《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校本课程,建立井冈山精神展览馆,创编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并已演出140多场,开展“井冈山的红色传说”“井冈山的红色歌谣”“毛泽东在井冈山及周边地区社会调查的循踪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红色资源的哺育下茁壮成长。中心将党的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与社会工作创新相合起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之路。中心积极开展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部机关党校、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高校和单位在学校建立的井冈山培训基地,已承担了各种培训班96期,共计5600余人。今年5月,民政部将井冈山大学确定为首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后,基地培训了全国各地的相关民政干部数百人;南京军区在我校建立国防生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后,首批400多名国防生在井冈山大学接受了教育;江西省教育厅在我校建立了“大学生红色体验训练中心”和“江西省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后,今年暑期就培训了大批人员。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学术影响不断扩大。 中心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包括“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学术研讨会”“首届全国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理论研讨会”,与龙岩学院共同主办了“第二届全国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理论研讨会”等,推动了学术交流与合作,扩大了学术影响力;还定期举办“同济大学学术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周”等,多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中心讲学,中心的专家学者也经常应邀赴各地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中心先后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以及地处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的有关市、县党史办、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就建立“数字井冈山”开展合作。   根据发展规划,下一步中心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原则和要求,立足于井冈山及周边地区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紧紧围绕井冈山革命史、井冈山精神和红色资源开发利用这个核心主题,重点研究井冈山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革命根据地建设与乡村社会变迁、红色文化资源与文化强国建设等,同时发挥优势继续做好培训教育工作。   在注重基地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上,中心将进一步创新机制体制,协同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党史研究部门的研究力量,加强交流,推动实质性合作,形成中共党史、革命精神和文化资源的战略研究联盟,力争将中心打造成党史和革命精神研究的高地、革命传统教育宣传的阵地和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智库,全力打造成为一个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开放、多元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革命史和革命精神研究、宣传教育平台,以探索革命传统宣传教育的新模式,推动中心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