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林场改革:以人为本,增强发展可持续性

30.10.2015  16:02

人民网井冈山电10月30日电 对于井冈山林场的职工们来说:坑坑洼洼的道路已经一去不返,破乱不堪的棚户区也即将结束了它们的使命,就医难、上学难、养老难再也不是天大的难题。因为这里有平坦的沥青街道,这里有整齐的楼房,这里有完善的医疗设施,有政府的医保社保。这一切的改变,来源于2014年井冈山的林场改革。

百姓高兴,咱们就高兴

百姓高兴,咱们就高兴。”井冈山罗浮林场场长叶贺民望着眼前的林场职工移民公寓开心的说。然而为了这句话,叶贺民和他的同事翻山越岭,走村入户,通过各村队召开会议,个别访谈的形式,积极宣传林场改革做好群众工作,让群众了解改革的内容、程序、目标,打消林场职工们的思想疑虑,使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林场改革,确保改革顺利有序进行。

目前,罗浮林场职工移民公寓已建设楼房11栋合计172套,可安置人口680人。其中罗浮林场下辖的大船村因处于深山中,交通不便,生活落后,小孩上学困难,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按照井冈山市政府库区高山移民政策及全省精确扶贫相关政策指导鼓励下,大船村移民率达到100%。

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群众有能力入住移民公寓,让民众住的舒心开心。罗浮林场移民公寓建设占地30余亩的土地全部由政府无偿划拨,按照成本价出售,每平方米不超过1100元。另外,政府高山移民政策每人补贴4000元,危旧房改造每户补贴8000元,切实为百姓着想。 涉及小区绿化、道路等基础设施,全部由市移民扶贫办给予配套解决,预计投入在300万以上。同时,为保证公正公平,村民在申请移民公寓后,将会由基层审核,林场审核,报扶贫办审核,最后村公示,林场公示,扶贫办公示,并且在电视上予以公示。

罗浮林场的移民小区建设只是井冈山林场改革改善职工住房条件的一个缩影。井冈山市政府在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的同时,还着重提高百姓收入。据悉,自林场改革以来,为提升林场职工收入,井冈山在旅游与丰富林地、毛竹资源的基础之上,通过进一步发展林下经济、农家乐、承包竹林等手段提高职工收入。

井冈山市林业局局长谢福传对记者介绍到:目前,林场改革引导职工发展农家乐36家,打造了具有强烈效果的花海田园人居景观,百姓增收60万元。另外,根据区域地下水资源丰富、水温稳定,水质片碱,发展的冷水鱼养殖基地不仅会丰富井冈山旅游资源,更能为井冈山景区提高高档餐饮文化水平、提升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提供可靠的保障。

改革的关键在于一个好的政策

井冈山林场场长罗晓飞于95年到林场参加工作,工作了20多年的他经历过林场最艰难的时期。90年代中期,市场疲软,加上银行贷款等负担,罗场长那时最长半年工资都发不出来。为了提升职工生活质量,林场搞过多种经营,发展过林下经济,种植过药材、猕猴桃、萝卜、生姜等,鼓励支持过职工自主创业,也在1999年改制组建过公司,但是由于厂内决策的不稳定和资金不足等问题,成效不明显,有时候许多决策都需要推倒重来,不仅没有改善场区百姓生活,反而降低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然而在2014年改革启动之初,井冈山林场52岁职工刘万民了解到男职工满50岁可以实行林场内退的惠民政策后,主动放弃了林场中层干部的待遇,向林场提交内退申请,选择贷款30万,自主创业,与其他16名林场职工组建了合作社,租赁毛竹林,发展竹笋、生姜等林下经济,对竹制品进行深加工,人均年增收5万余元。

为什么一位林场中层干部会选择内退进行自主创业呢?究其根本是源于基层政府有上级政策的指导,上级政府明文出台了一系列红头文件,譬如江西省推出的《省政府关于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国有林场改革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内容。与此同时,中央下拨林场改革补助资金19.73亿元,省级政府财政专门安排改革配套资金4.86亿元,市县政府也按照事权管理权限,安排改革兜底资金近10亿元,这些措施极大的鼓舞基层林场工作干部的干劲和信心。而政府的民生保障措施:解决拖欠社保问题,补发拖欠工资,实施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项目等措施增进了普通林场职工对政府的信任,为深化林场改革铺平了道路。

林场管理经营机制改革增强发展可持续性

此次井冈山国有林场改革不仅在民生方面进行改革,还从林场自身运营进行改革。“去年12月,井冈山基本完成了国有林场的改革任务。改革对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下辖茨坪、大井、朱砂冲、长古岭、罗浮、小溪洞等6个小型林场进行整合重组,组建成立了井冈山市长坪林场,林场整合重组到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曾以平说,“改革后,全市保留三个国有林场,即井冈山市林场、井冈山市黄洋界林场、井冈山市长坪林场,以上三个林场全部定性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定性定编到位。

另外,井冈山林场改革还对林场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改革后,将有3个公益型林场从2015年纳入全市财政综合预算,安排森林资源培育管护专项经费,收支两条线。重新进行了岗位设置,对内设机构进行重新任命,实行了以岗位聘用制为主的新的用人机制,明确了岗位责、权、利。同时制定了绩效考核,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等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了林场职工参与林场发展的积极性。

通过改革,林场生态功能定位得到加强,为今后进一步发挥生态功能,提供生态服务,维护生态安全奠定基础,有利于国有林场在今后的生态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改革另一个明显变化是林场的规模和管理效率明显提升,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更加科学,林场可持续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改革期间,林场产业发展迅速,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各场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毛竹、猕猴桃、珍贵树种等产业和林下种植、养殖产业。并且长坪林场的江西坳茶盐古道、杜鹃长廊等森林旅游线也正越来越被广大游客熟知,这些措施有效地利用了当地资源优势,确保了地区林场资源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井冈山国有林场改革在未来将会继续强化林场生态公益功能定位,推动林场转型发展,理顺经营管理体制规范林场经营行为,不断盘活林场森林资源激活内部经营体制以维护生态稳定,发展区域经济,提升百姓生活水平。(秦海峰 刘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