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大“角色互换”教代会:教书育人的“熔炉效应”

07.04.2015  11:07
  “扎实把教书育人做好”、“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 “敢于冒尖,敢于追求学术上的卓越,敢于带着闯劲讲奉献、比贡献”、 “破除‘画地为牢’的错误思想”……   在位于江西南昌市的华东交大,一年一度的教代会如期召开,和往年一样,和高校们一样,校党政领导班子在学校教职工大会上对过去的工作做了回顾与总结,对未来的工作做了部署与展望。 然而,在该校刚刚闭幕的第六届七次教代会暨六届四次工代会上,该校仿若上演了一堂发人深思的“大课堂”,1600余名教职工们就是这堂课的“学生”,校党政领导班子就是这堂课的“主讲教师”,而这堂课“讲出了学习态度,也讲出了学习的问题所在,更讲出了破解问题的关键方法。”   “倘若教师们的教学课堂,学生听课聚精会神,知识学以致用,这是对你们教学辛苦付出的回报;倘若教学实践课堂上,学生们把珍惜机会、团队合作放在第一位,这是对你们的鼓舞;倘若教师们所带的学生出类拔萃、桃李天下,材优干济,这是对你们教学质量的最大肯定。”该校校党委书记万明一席话直截了当,不避不绕,“角色互换”的讲话,戳到了教风问题、作风问题的痛处,发人深省。   该校校长雷晓燕也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努力打造学校专属品牌,需要每位教职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亮”。“大课堂”由该校党委副书记汪立夏主持。该校副校长高海生宣读优秀提案及办理提案先进单位表彰决定。该校副校长刘海文作财务工作报告。该校校长助理陈进作提案工作报告。全体校领导以书面形式作述职述廉报告。“学生们”听着课,看着“书本”,带着思考读出自己也正在读出问题更在结合“主讲教师”所讲,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做一名“练兵比武”的好教师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头上就顶着铁路的标志,丢掉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教学,学校怎么能稳步发展;老师应在素养、作风、道德三方面严于律己,营造诲人不倦的优良教风;教师练就一身真本事,打铁还需自身硬,以教学为基石,教学、科研相辅相成,方能牢牢拴住学生的心。”在教代会代表团会议上,教师们纷纷为万明的讲话“点赞”。   教师代表们这样认为,交大学术奠基人杨耀乾教授,数几载风雨兼程,勇于担当;一张小书桌“白手起家”的心灵医师舒曼,无私奉献终成“龚全珍式好干部”……他们都明确教师职业的“特性”,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言传身教,用一言一行带动和感染学生。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我们确实可以做一番“练兵比武”。      做一名“敢拼、敢闯、敢冒尖”的好教师   “如果干事是奔着好处去的,那些无私奉献的“园丁”又怎会浇灌美艳的花朵?““大河里有水小河满,小河里有水大河涨。”万明指出那些“画地为牢”的错误思想,号召教职工要时刻把学校整体放在“本位”,敢于冒尖成气候,勇于担当成使命。   平凡的环境里,也能孕育不平凡的人。罗素只接受了平凡的教育,曾经平凡的他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敢于冒尖”的精神则是连接“平凡”与“卓越”的桥梁。“悠然自得、仙风道骨”不应出现在华东交大干事创业的词典里。      做一名“智慧教书”的好教师   此次“角色互换”教代会是贯彻该校第五次党代精神、全面开始学校“二次创业”的再动员。动员只是口令,实施则在人心,人心则需认可,认可才会凝聚,凝聚就会走上落实之路,交大的“一带一路”需要全体教职工“智慧发展”。   智慧交大、智慧教师从智慧管理做起。该校深入推进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即将全面实施的学分制改革等,2013年5月以来的“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办学”的大讨论活动成效都将成为锤炼交大作风建设、教风建设品格的“大熔炉”,教师们也将在一系列“考、讲、说、练”的“大熔炉”中以更加自信的姿态,用智慧,“”名声,以智慧,育人才。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如今正处于该校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和管理干部“压力山大”,这需要每位教职工用包容和理解来作为工作中的“润滑剂”,如此,学校各项改革才能凝心聚力,“直挂云帆济沧海”。   只有心存敬畏、慎独慎微、勤于自省,换位思考,唯有严字当头,实处着力,不断警醒才能抓好教风建设、作风建设,从源头上杜绝“一处驰则百处懈”的校风。华东交大一步步地朝着“百年交大梦”而努力,华东交大人也必将“立足继往开来的新起点,开辟潮平岸阔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