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混改方案获批 期待舆论包容的目光

19.06.2015  11:43
原标题:交行混改方案获批 期待舆论包容的目光

6月16日晚间,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公司深化改革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同意。这不仅标志着喧闹已久的交行混改暂告一段落,也预示着万众期盼的银行业混改拉开序幕。

图:交行发布混改方案事件时间轴

尽管交行此次并未公布具体的改革方案,但公告已印证了市场此前对银行混改的所有猜测。约300字的混改公告字字珠玑,似一剂“强心针”给舆论注入了无限活力。通过梳理主流媒体的文章可以发现,舆论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改革股权结构,引入民营资本

根据改革方案,交通银行将在坚持国有控股地位不变的前提下,探索引入民营资本,优化股权结构。

关于引资对象,目前未有确切消息,部分媒体猜测前段时间盛传的腾讯、复星具有较大可能性。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能实现业务交叉互补的民营资本将是交行引资的最佳选择;此外,民营资本的投资方还有望通过入驻董事会对交行运营产生一定影响。新浪等媒体就此指出民营资本在公司治理上的话语权高低不仅决定了混改是否停留在形式上,还影响通过市场因素激活银行业务的程度。而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来引资的同时也是引制,借助共同治理改变国有股独大的局面,提高业务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并使银行的经营结构更加市场化。治理结构的优化虽不一定能使银行业摆脱当前困境,但却是释放银行业未来增长动力的关键所在。不过,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磊指出,出于风险防控考虑,当前银行业向社会开放的程度不会太高,混改只是第一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未来可能会进一步释放股权。

引入的民营资本能拥有多少话语权一直以来都是舆论关注的焦点,此次也不例外。自中石化等早期国企的混改开始,对民营资本在公司治理上话语权的探讨就从未停息。随着国企混改进程的推进,公众认知的增多,舆论的态度也从最初的高度质疑转变为现在的合理怀疑。因此,就民营资本话语权方面来看,本次交行混改的舆情环境明显较以往的国企混改缓和许多,而良好的舆论氛围将有利于交行混改方案的实施。

提及员工持股,探索股权激励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交行混改方案的最大亮点在探索高管层和员工持股制度方面。国家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师吴志峰表示,与此前多家银行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不同,交行混改方案里提出的是与业绩相挂钩的股权激励,具有长期的绩效激励作用,这正是激活管理层和员工积极性的最佳手段。事实上,交行在高管层和员工持股制度方面的改革早已有迹可寻。在2005年6月的上市招股书中,交行就披露了将实施股票增值权计划。而2014年5月,交通银行高管人员更是集体以自有资金先后两次从二级市场买入该行股票,开创了国内同业先河。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却认为激励的具体方式仍需探讨。赵锡军指出,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兼具经纪人和社会人双重身份,不仅要为股东、投资者创造财富,还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股权激励只会使员工创造财富,并不能激励企业履行更多社会责任,因此,还需进行探讨,以期形成能将财富创造和社会责任更好结合的方案。

交行混改方案中关于股权激励的内容就寥寥数语,却引起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重视程度堪比民资引入,《每日经济新闻》更是以“最受期待”来形容,究其原因无非是一个“”字。据《第一财经日报》从业内获得的消息显示,被视为银行业混改第一步的员工持股计划曾不止被一家银行争取和讨论过,但都因外部环境尚未就绪而没有成行。因此,交行对股权激励的“探索”便显得弥足珍贵,未来或会成为业内推广、效仿的模板。

银行混改作铺垫,突破混业经营

新浪财经16日借交行混改方案通过一事刊文称,银行混改只是第一步,混业经营才是终极目标。

新浪财经的文章表示,我国目前尚未放开混业经营,不过,随着部分金融集团对混业经营的探索,以及我国居民对资产“一条龙”服务需求的增加,业内关于修订《商业银行法》以赋予混业经营合法地位的呼声日益高涨;不可忽略的是,混业经营面临着较高的管理风险,在混业经营格局下严重的利益冲突与金融企业内部的风险传播可能会使金融机构的自身管理陷入混乱,所以,混业经营需要更高的监管和自我管理要求;混业经营虽然尚难以解决金融垄断、管理隐患等风险问题,但从长期来看能助力业务互补与效率提升,有利于金融业结构改善,提升传统银行估值,因此,综合金融、混业金融是未来大方向。

1995年之前我国一直是混业经营,当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则从法律上确立了金融业分业经营的体制并沿用至今,银行业当时因此经历了痛苦的嬗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增多,分业经营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一些银行的“曲线”混业经营便是最佳佐证。其实,从发展路径来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经历了从混业至分业再回归混业的过程,顺应此趋势,我国金融业回归混业经营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商业银行法》的大修或许正是最佳时机。届时,更为贴近市场且拥有较灵活治理机制的混改企业或许会占有一定优势,其在转换模式时所遇到的障碍有望减少。

结语:顶层改革国企意愿明显,一切仍在不断摸索中

国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马鲲鹏从措辞中发现交行公告的所有内容均可直接复制到其他银行,顶层设计的意味明显,并据此判断交行的改革试点是银行业深化改革的一个开端。其实,换个角度想,交行的规划又何尝不能放在其它意欲改革的国企身上呢?

归纳总结公告内容可以发现,交行混改主要是在改革股权结构、优化治理体系和适应市场化三方面发力,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国有股独大、治理能力欠佳和市场争能力有待提高三个问题。当前,大部分国有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上述三个问题,且受之困扰颇深。结合以往的国企混改案例不难发现,只要坚持国有资本控股这个底线不突破,其它任何与股权改革、优化治理和加速市场化相关的有益尝试均是被允许的。

当前,国企改革时间不长,改革效果尚未完全显露,再加上各个行业的实际情况不同,这导致现阶段的国企改革多在“摸着石头过河”中,相互之间可借鉴的有效经验不多,挫折与磨难,甚至倒退再所难免。正是因为这样,舆论更应该怀着包容的心态看待每个国企的改革,给予充分空间,鼓励其不断探索、完善,毕竟改革永远在路上。

此外,有消息称,继交通银行之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其它国有大行也将发布混改方案。以往颇受“保护”的银行纷纷加入国企改革的大军,中央深化国企改革的决心不可谓不坚定。今后在国企改革方面,新的更大规模的举措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