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红修线大换装 爱路情油然生

21.07.2016  23:06

(2016/7/11《中国交通报》)

上世纪90年代,红修线由农村公路改造升级为国家二级公路。由于改造后留下的排水不畅、安全隐患等问题,这条路一直被沿途百姓所诟病。

二十多年后,借助江西省打造省级示范路的“东风”,红修线“换新装”,不仅成为当地一条“畅、安、舒、美”的示范路,还成为一条带来经济效益的产业路。

据悉,省道306红修线全长138公里,途经永修县、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武宁县、修水县,是九江市东西走向的一条交通要道。按照交通运输部《“十二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的要求,省道306红修线被列入江西省两条示范路创建项目之一,总投资达2.6亿元。

景美路畅引来海内外商家

2015年4月以来,江西以“绿色永修、生态西海、山水武宁、红色修水”为理念,打造“畅安舒美”的示范公路,其中示范路景观工程,荣获第五届艾景奖2015年度十佳景观设计。

省道306红修线沿途设置25个景观,其中七星岛设置“一场三区”,分别为“一言九鼎”法治文化广场、景观休息区、七星岛观景区和公路文化展示区。行人欣赏庐山西海美景的同时,也了解到了沿途的公路文化。

红修线沿途特色农业基础较好,桃子、李子、西瓜、葡萄、草莓、蜜桔等瓜果四季飘香。为方便和规范沿途果农经销,当地结合地形打造了3个风格各异的水果经营市场。小“商业中心”的建立,不但避免沿线百姓乱置摊点,保障了交通安全,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吸引了海内外商家远道而来。

配套设施贴近自然,路景相融

示范路的创建,要求以公路交通环境为中心。而在新常态下,九江市政府因地制宜,要求省道306红修线在创建实施过程中达到“畅安舒美廉”的目标。

作为示范路的设计者,江西省公路科研设计院吴义林副院长告诉记者,示范路的创建更体现在先进的科技推广上。实施过程中,他们采用了多项新工艺、新材料,例如积极推广新型筑路施工技术——RK沥青混合料技术,以应用RK300为外掺剂的直投式外掺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已经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始终围绕建设理念不放松。建设中仿松木树皮、仿翠竹生态挡墙的打造,以及增设了仿松皮、翠竹装饰,并配套种植松树、富贵竹;栽种了红叶石楠、红花杞木等景观苗木,不但增加了行车的视觉美感,还提升了路域层次。在全线路肩植草皮、村镇路段铺卵石;其绿色波形护栏的建造与周边田园、山水风光相契合,将九江的绿色生态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养路先治水,抓好排水不放松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关键。吴义林副院长告诉记者,省道306红修线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丰沛,地下水丰富,如果排水处理不佳,极易造成公路水患。为综合治理好路线排水,他们采用了“因地制宜、形式多样、部门联动、防治结合”等多项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效果显著。

以队为家,以路为业

以队为家、以路为业”、“路在心上、心在路上”,车行306红修线上,筑路标语随处可见,这是长久以来,勤劳朴实的江西公路人在公路建设与养护工作中积淀而成的丰富的公路文化内涵。

九江市公路管理局副局长邓玉训告诉记者,在九江市创建示范路过程中,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沿途百姓的变化:“原来路况不好,百姓出门就骂,如今他们每天早早起床清理家门前的垃圾,主动帮助施工人员修路、养路。

可以说,是示范路的创建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的“换装”,成就了百姓的“换装”,激发了他们爱护环境、建设家园的热情。他们不再乱丢垃圾,提高自身素质,热情待人,给途中游人留下深刻印象。曹祖席 乔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