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交通运输厅召开第三次德安县德白路乌石门段山体滑坡应急处置会议——昌九高速德安段于27日8时东线单幅单向通行

27.07.2014  09:31

7月26日上午,省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厅长朱希、厅总工程师胡钊芳在厅应急指挥中心、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王昭春在昌九高速星子站及崩塌现场召开第三次应急处置电话会议。

会议听取了省交通设计院关于德安县德白公路边坡(观音阁南侧)现场勘查情况报告,分析研究了德白公路乌石门段山体滑坡塌方边坡应急处置措施和初步防治方案。

会议认为,根据交通设计院专家上午实地查看坡顶的情况分析,基本确定此处为边坡崩塌,与赣西北地质大队勘查结果基本一致,即坍塌山体基本稳定,仅危岩体和边缘少量岩石松塌,大面积塌方的可能性较小,当前最紧要的是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主动消除危岩体及岩石松塌的隐患,迅速采取防护措施,联合高速公路路政、交警等有关部门及时调整分流及交通组织方案,尽快开放交通。

一、主动消除山体隐患。 26日下午立即邀请专业爆破队伍,对裸露开裂的危岩体、松塌岩石实施爆破,消除岩石塌方的隐患。27日待专业爆破队伍的实施方案确定后,立即组织实施,爆破完成后立即组织对临近公路边坡的浮石、松散土块进行清理。

二、立即实施防护设施施工。 26日下午由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昌九管理处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勘察后立即制定防护施工方案,下午立即进行防护网抢险施工。防护措施采取双重防护,一是沿昌九高速德安段塌方处东西幅间设置第一道防护网,二是由沿德白线靠高速公路边线设置第二道防护网。采取打桩方式固定钢立柱,用钢管固定排架、网架构筑刚性防护网和防漏网,网高设定为4米,跨线长度为塌方处约100米。下午实地查看后现场办公会研究决定,第一道防护网在下午已经开始施工,必须争分夺秒、通宵达旦、连续作战,保证于27日上午6时前全部完成第一道防护网的设置完成,同时昌九高速、路政、交警要做好相关通车分流的准备工作,如指示牌、反光锥、交通分流、管控引导、收费口改向、警力及收费引导人员安排、施救拖车、可变情报板、信息发布等,为27日8时东线恢复北向交通争取时间。

三、多方联动实施临时交通组织和管制。 根据上午会议精神,26日下午4时昌九管理处组织交警、路政召开交通组织协调会,进一步分析当前交通情况,调整分流和后期交通组织方案,通力协作,保障昌九大动脉的畅通和行车安全。

一是在爆破前,将少量积压的大型货车在控制车速条件下,在下午3时前引导驶离阻塞路段;

二是爆破实施过程中,采取全面严格交通管制,设置警戒线,车辆人员全面隔离;

三是第一道防护网施工过程中,暂时保持中断交通;

四是第一道防护网施工完成后,27日上午8时采取区域分流方式开放交通,北上车辆实现昌九高速乌石门(德安德白塌方路段)东线单幅单向(由南向北方向)交通,南下车辆由经星子站下高速,绕行新105国道,由德安站上高速。星子至德安西线封闭交通,实行交通管制。星子收费站27日8时起关闭入口,全部收费车道改成出口车道,在高速公路及新105国道设置交通分流指示牌,在临时通行期间由公安交警和路政部门对现场秩序进行严格管控、加强引导,要协调当地政府组织警力和路政人员维护交通秩序,确保通行安全。

五是如遇较大雨情和其他险情导致明显隐患,则视情果断封闭交通。

四、抓紧实施第二、三道防护网及后期防治方案。

一是在昌九高速德安段应急抢险、设置防护设施的同时,特别是昌九高速东线恢复北向交通后,省交通设计院要抓紧时间制定德白路和昌九高速西幅之间的第二道防护网设计方案及施工图,此道防护网更为重要,设置必须更加牢固,要力争在1-2日内提出书面意见。

二是按照省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尽快恢复昌九高速通行,同时解决德白线通行”的处置总目标,沿德白线靠近山体一侧设置第三道防护网,力争德白线早日恢复通行。

三是省交通设计院要结合昌九高速公路全线四改八的扩建工程设计,抓紧制定好该路段的防治工作方案,考虑边坡防护、德白线通行的因素,在比较方案中优选最佳方案。(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