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 吉安市推动吉泰走廊脊梁隆起

11.08.2014  20:00

产业升级 环境升级 动力升级

吉安市推动吉泰走廊脊梁隆起

    本报讯(罗琴玲、记者蒋阿平)今年以来,吉安市坚持加快发展与负责任发展相结合,坚定不移实施“四化同步互动,三产共生演进”战略,加强政策对接落实,狠抓产业、环境、动力三个升级,推动吉泰走廊脊梁隆起。1至6月,走廊生产总值270.2亿元,同比增长11.1%,占全市总量的55.7%,比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55.16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市总量的55.5%;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09.02亿元,同比增长20.4%,占全市总量的57.16%。

    坚持集优集聚,推动产业升级。以打造吉安发展升级的先行区、样板区和带动区为目标,吉安市强化吉泰走廊“一盘棋”思维,统筹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使走廊内“三县四区”各具特色,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形成走廊产业整体优势。同时,以产业集群为抓手,围绕延伸完善产业链条,既抓“”,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项目,也抓“”,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项目,既抓“”,全力引进起支撑作用的大项目,也不放“”,注重做精做优产业配套的中小微企业,既“”引,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上下功夫,也“”培,着力帮扶培育现有企业、本土产业发展壮大,大力促进上下游产品配套,加速产业集优集聚。同时,大力实施“工业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推进现代服务领域的全面开放,促进服务业迅速崛起,助力产业集聚发展。

    改革先行先试,加快环境升级。吉安市紧紧抓住新一轮改革机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加快吉泰走廊产城融合、环境升级。遵循问题导向、市场导向、发展导向,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吉安市专门出台《关于吉泰走廊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加快发展的意见》,重点从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六个一体化”进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态保护、招商引资政策和要素市场)、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创新及推进户籍和人才制度改革五个方面,全面提升吉泰走廊的整体性、协调性,为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平台优势。

    强化科技创新,力促动力升级。吉安市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找准路子,善借外力,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出台一系列激励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建立和申报省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和完善公共技术服务、技术成果转化、投融资服务和社会化人才服务四大创新服务平台等方式,促进科技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另一方面,想方设法通过将企业的技术需求、人才需求整理成册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校对接,专门拿出经费组织申报2014年度市本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等办法,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打破各类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促进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在吉安转移转化、优秀人才在吉安扎根落户,不断激发科技协同创新潜力,力促发展动力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