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投资:李克强在巴西的一个信号性表述值得关注

21.05.2015  10:45

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李克强总理出访巴西期间,与巴西总统会谈及中巴政府联合声明中,都提到一个表述:产业投资。

  两国领导人会谈的新闻通稿,标题直接就是:加强产业投资合作,打造中巴互利合作升级版。联合声明在原则性的前四条之后,第五条即具体写道:(双方)将继续通过投资工作组推进两国产业投资合作。

  显然,这一表述具有强烈的信号意味。其具体所指,不妨通过上下文语境进行观察。

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会谈中李克强指出,中巴双方可在签署产能投资与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本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原则,制定两国产业投资合作规划,打造中巴互利合作升级版。而在联合声明中,紧接着的话就是:两国领导人对巴西规划、预算和管理部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署关于开展产能投资与合作的框架协议表示祝贺。该框架协议将进一步促进两国在基础设施、物流、能源、矿业、制造业、农业贸易等领域的投资和合作。

  可见,产业投资与李克强一直力推的国际产能合作密切相关。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是从中国自身发展“外延”出的一种新的经贸合作模式。就其“内涵”而言,对国内是“调结构、促平衡”,对国际是“广结缘、助复苏”,即为中国的富裕优质产能和装备制造优势,在世界范围内找到相契合的市场,从而达成互利共赢。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近两年,国际上热议所谓中国的“资本输出”。总理在这一背景下强调“产业投资”,显示了一种定力:中国的资本当然要进入全球市场,但那是和国际产能合作相伴走出去,与其说是“资本输出”,不如说是“产业输出”、“实业输出”。

  这既可以打消国际上的一些疑虑,更有助于实现李克强本人今年年初在达沃斯论坛致辞中所提出的,打造全球价值链、推进势在必行的结构性改革这一目标。

  有了产能合作这一纽带,及其带动的产业投资这一基于实业的资本流动,抵御经济下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即有了一剂良方。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形成“命运共同体”才非虚言。

  具体对于中国-巴西、中国-拉美而言,以产能合作为突破口,加强产业投资合作,对于实现双方经贸关系转型、打造双方关系升级版,有着巨大价值与重大意义。

  事实上,此次出访并非李克强首次提出“产业投资”这一表述。去年年底,他在北京会见南非总统祖马时就曾表示,中方愿将南非作为中国产业海外投资的优先目的地。与巴西一样,南非也是“金砖国家”和“基础四国”之一。 新京报特约记者 林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