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 工业升级强动力 引领江西经济和工业加速转型

24.12.2013  14:51

  “可以获得规模效益,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可以强化分工协作,提高生产效率,延伸产业链条;可以有效地促进技术升级,带动产业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这,就是产业集聚效应的魅力,引领着江西经济和工业加速转型。

  生产增长,效益提高,产业集群效应显现

  工业增速增效,离不开产业集群的拉动效应。我省重点产业集群入驻企业已超过1万家,从业人员接近百万人,重点产业集群生产平稳增长,效益明显提高。全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产业集群有61个,实现利税增长的产业集群有57个。

  南昌小蓝经开区汽车及零部件、南昌高新区光电及通信、青山湖区针织服装等一大批具有特色的重点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南昌高新区光电及通信产业集群目前有规模以上企业41家,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近四分之一。高安引进陶瓷及配套企业98家,打造了一个建陶企业的集聚区,预计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可突破200亿元。贵溪铜及铜加工、九江石化、上饶经开区光伏、乐平精细化工4个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新余高新区光伏、青山湖区针织服装、鹰潭铜合金材料等11个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

  板块成型,集群加速,特色产业格局彰显

  近几年来,我省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坚持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来抓。围绕光电产业、高精铜材、生物医药、有色金属等产业,大力实施“十百千亿工程”,产业发展逐步从粗放型向注重引领未来的成长性、集约型转变,由小而散向大而强转变,多元化、特色化、集约化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今年以来,省中小企业局突出规划、龙头和配套三个关键环节,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升级。制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步伐、建设特色工业园区的有关《实施意见》,组织起草江西省工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各设区市园区办编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目前,各设区市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11个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

  省工信委选择确定了70个产业集群进行重点调度、培育和扶持。我省还利用省级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产业集群发展风险补偿金,重点扶持生物医药产业进行企业GMP改造,已有14家企业获得金融机构2.98亿元贷款支持。

  工业转型,结构调整,产业集聚动力强劲

  结构如何调整?工业如何升级?做大产业集群,将为经济和工业的转型升级注入强劲的动力。

  “力争2013年,全省69个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其中8个过500亿元。”以此为目标,我省着力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引导各地立足于自身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形成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加快培育一批过50亿元、100亿元的产业集群。

  围绕传统产业,引导各地通过强强联合、技术改造等方式,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产业集聚水平。为促进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省工信委将昌东工业园区作为首个试点园区,启动了江西服装创意产业园创建工作。

  围绕龙头企业,着力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永修星火有机硅产业集群以美国卡博特公司等一批企业为龙头,先后引进企业78家,其中与有机硅直接关联或配套的企业52家,产业关联度高达65.8%;企业之间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有机硅产业链,循环经济初具规模。

  为推进工业园区集约发展,更好地实现项目集聚、产业集聚,我省鼓励现有企业利用原有场地更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水平;同时,着力提升园区特色化、生态化水平,今年重点扶持20个左右有特色、有潜力、有后劲的特色产业;各有关部门加强调度推进和调查研究,建立健全产业集群协调服务机制,更加有效地服务产业集群发展。

  本报记者胡萍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