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水资源环境严重超负荷 水利一体化亟待破冰

21.09.2014  12:05

   按照现状用水水平,京津冀平水年份生态环境用水年均赤字近90亿立方米,年均挤占河湖生态用水量15亿立方米,枯水年份挤占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来自水利部的最新消息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利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在紧张编制,随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三地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调控、水环境监管等方面的标准将逐步实现并轨。

  京津冀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防洪、供水、水生态安全保障能力都亟待加强。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水利协同发展面临哪些难题和制约?《规划》将对促进京津冀水资源合理配置、改善与修复水生态环境有着怎样的指导意义?从根本上保障京津冀水安全,应从何处着手?

   瓶颈制约:水资源环境严重超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