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规划,“宜居”是第一位的

07.05.2015  18:33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日前获批。这对京津冀的城乡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是一件大事。可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生活,特别是自己的宜居生活。经过三地协同发展,大规模资本投入,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会不会得到提升和改善,这是老百姓评价规划秤杆上的那棵星。

  城乡规划和区域规划都是重要的公共政策,也是重要的公共服务。关注老百姓所想所急,实现宜居生活,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当成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转变传统的规划编制思想和方法。

  第一,人的生活应当作为规划的核心内容。京津冀规划确定首都的功能定位是“政治文化”、“国际交流”、“科学研究”,调整了“经济中心”的功能定位,这是非常大的变化。但一个城市最初和最终是为生活而存在的,作为最根本和最贴近老百姓的“宜居生活”,应当列为京津冀规划的明确的功能定位。不管城市有多少功能,“宜居生活”应当是第一位的功能定位。

  过去的几十年,比较多地强调了发展是硬道理、比较多地强调了以经济为中心,这本来也没有错。但问题是,讲以人为本比较少。在城乡发展中,当经济功能与生活功能发生矛盾时,总是把经济功能放在第一位,生活功能屈而从之。只要有投资、只要上项目,城乡最好的地段、最好的环境景观都让位于经济发展。城市是长高长大了,但生活没那么方便了,虽然多了几个城市综合体,但给人的感觉像工厂式的生活。

  第二,城市形态应当丰富多彩,不能盯着城市建成区。京津冀地区的国土面积有21.7万平方公里。但京津冀地区城市建成区面积加起来2000多个平方公里,而京津冀地区集中了1.1亿人口,绝大多数挤在这2000多个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这么高的人口密度,这么高的建筑密度,高楼林立、汽车如流、噪声不断,精神紧张、空气污浊,怎么能有宜居的生活。

  京津冀规划不能再盯着城市建成区,要开劈新出路,在保护耕地、珍视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居住空间要向更广阔的地域布局和发展。在未来的6年时间里,将有42万亿元的投入,如果真有这么多钱的投入,不如拿来开辟和改善宜居生活地域的水、电、汽、路等公用基础设施,让人流能够走出去,改变单一的城市形态,享有一个更宜居的生活环境。

  第三,居住形式应当贴近自然,多一点人情味。其实,发展本身并不是目的,发展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其实,确定城市功能定位本身也不是目的,目的依然是为了建好城市,实现老百姓更好的生活。穿上一身衣,吃饱三顿饭不是生活,生活是丰富的,既有物质的需要,更有精神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生活始终与自然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切断这种联系生活就会变成车间和工厂。强调人多地少对,但过度集约发展负面影响已经出现。中国采取了比较单一的公寓房居住形式,而且公寓房从五六层,发展到二十多层三十多层,邻里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少,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远。

  从世界范围看,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德国是231人,英国是248人,日本是318人,而中国是138人。这些国家包括欧美绝大多数国家的居住形式都是以中低密度的别墅或其它院落形式为主的。欧美国家的居住形式可以做到以中低密度为主,中国没有理由做不到。京津冀地区应当改变枯燥单一的公寓房居住形式。调整居住建设用地政策,为老百姓的宜居生活创造条件。

  第四,生活设施应当为着生活,根治城市病,城市本来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家园,但工业革命以后,城市让给了汽车,让给了资本逐利,让给了起早贪黑的路程。身体出了问题,高血质、高血糖、高血压。城市也出了问题,高集约、高密度、高容积率,因为城市只有“”资本才有利可图。城市变成了一部创利逐利的机器,而不是一个宜居的生活家园。

  广场、绿地、商厦,坐椅、灯光、车站要改变追求形像、实现政绩、大而不当的倾向,切实从老百姓的生活出发,使生活设施更便利、更人性、让老百姓感到方便、亲切。政府要切实控制和降低城市“三高”,用地集约度、建筑密度、城市容积率只能降,不能再提高,集中公共财政用于城市生活设施等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营造良好的宜居生活环境,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感觉舒适、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