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就业处多举措确保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质量
10月31日,省统计局人口就业处通过对全省摸底汇总的常住人口、出生、死亡人口等数据进行了比对分析,发现摸底数据存在常住人口减少,出生率和死亡率偏低等问题。若按摸底汇总的常住人口和出生、死亡人口对全省人口城镇化率、出生率、死亡率进行推算,难以真实地反映全省人口发展变化态势,面临与历史数据不衔接的情况。根据历年调查及普查情况,摸底数据是决定登记数据质量关键,人口就业处及时启动应急机制,通过多种措施强化质量控制,确保登记数据质量。
一、认真分析摸底数据问题
1、对两年的样本属性偏差进行比对分析。2013年人口变动调查城镇点为75个,比2012年多3个,农村点为93个,比2012年少3个,结合江西人口平稳增长的态势以及人口的城乡分布规模(城镇点调查小区人口平均规模大于农村点),2013年人口变动摸底汇总的常住人口总量应该要大于2012年,而摸底数据却没有反映出这一人口发展态势,显然存在问题。
2、进行点对点比对分析。一是对重复调查样本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通过对84个与2012年人口变动调查重复的小区汇总数据进行比对发现,很多调查小区存在常住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比2012年有所下降,特别是一些城镇调查小区下降幅度较大。二是与“六普”数据比对分析。今年新进入样本轮换的调查小区,省局人口就业处将“六普”时的户数、人数与今年户主姓名底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一些调查小区数据偏差较大,甚至低于正常水平。省局人口就业处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县(区)统计局,要求其认真核实比对分析结果,查找问题原因,严格按照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制度要求对核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二、加大检查督导力度
针对摸底数据发现的问题,省局高度重视,由分管人口就业工作的韩志生副局长,人口就业处处长、副处长分别带队赴抚州、宜春、赣州、吉安等地,深入到调查小区进行实地检查督导,以便了解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检查组通过实地走访相关调查小区,查看小区地图、户主姓名底册以及入户抽查已完成登记的调查表等措施,发现一些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一是对调查工作不够重视,对调查的组织实施、调查员培训、样本核实、摸底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不到位。二是经验主义,对人口变动调查新的方法制度学习不够,导致对调查改革思路理解不透彻,对摸底登记中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调查的原始数据质量。
针对检查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县(区)及时召开工作调度会,对检查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对摸底数据比对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迅速通报给调查员。要求县(区)统计局专业人员在登记及复查阶段深入到调查小区一线进行检查指导,严格遵守地域完整性原则,对调查小区内原有住户和新增住户,特别是新建住宅楼内的所有住户必须进行调查,不得漏登。
三、下发紧急通知
省局人口就业处结合摸底数据分析与检查督导情况,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13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登记复查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列举了摸底数据和检查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并就做好下一阶段的登记复查工作,确保数据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
1、要严格执行人口抽样调查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制,充分认识调查样本数据对推算全省乃至各市(县、市、区)主要数据的重要性。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应付了事的思想。要随时掌握登记复查的情况,对调查登记中出现的问题要尽快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加以解决,把质量控制贯穿于调查的全过程。
2、要深入分析摸底数据,查找调查小区常住人口减少的原因。对调查小区的常住人口数据,要与去年(重复样本)或者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进行比对。对调查小区户数、人数明显偏少的情况要专门核查。调查员要严格按照调查小区图,逐个房屋、逐人逐户进行调查登记,尤其是对流动人口、外来户、暂住户和新增住户进行重点排查登记,使登记调查完全覆盖,做到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
3、要抓住出生、死亡人口这个调查重点,从公安、计生、民政等部门多渠道了解调查小区出生、死亡人口信息。对一些出生、死亡人口偏少的调查小区,要进行全面核查,严防漏登和瞒报,确保源头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4、登记复查阶段,各级统计机构要组织人员到现场加强对调查的检查督导,及时解决登记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把薄弱的地区、突出的问题作为复查的重点。对发现问题的地区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对改正情况进行复查,以确保调查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