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人大调查:你的名字是否也蕴涵长辈梦想?

10.06.2014  12:24

  取名是一门艺术,有的朴实,有的独特,还有的十分有趣。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109230人参与),90.8%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名字是由家中长辈给起的,34.0%受访者确认自己的名字中承载着长辈的梦想。

  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90后占36.7%,80后占35.9%。

   64.8%受访者得名于父母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为后辈取名字不仅重视音韵与内涵,也很看重行辈之序。这一传统已延续千年,显现了家族文化的深远影响。

  调查发现,64.8%的受访者得名于父母,17.0%的受访者名字来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9.0%的受访者由亲戚取名,三者合计高达90.8%。其中,42.7%的受访者名字里含有自己的辈分。

  浙江台州高二学生庄启约虽然年纪不大,但深谙家族的辈分排序。他对家谱信手拈来,“福建锦绣庄氏后裔,本派始祖庄同……自十四世起拟定辈诗:‘君心至明,贤良荣廷,道德汝启,邦国永兴’。

  他介绍,自己本来应该是“汝“字辈,但因祖父一辈孩子大多夭折,而本地方言“”和“”音近,所以祖父一辈都用“”字辈,我就袭了“”字辈。祖辈多求取功名,出过状元、进士,后世子孙取名也沿袭了这份文气。

  在贵州工作的60后朱大坤名字里就包含家族的辈分。“我家族谱上的辈分诗为‘光、发、正、大、吉’,我父亲叫正富,几个叔叔伯伯分别叫正荣、正华、正贵,寓意荣华富贵。我叫大坤,妹妹叫大芬。

  “不过,我没再给儿子取吉字辈的名字,而是取了单字‘腾”。按辈分诗来取确实是泥土味重了,也俗了。”朱大坤说。

  陕西咸阳的90后华创告诉记者,“我爸是‘民’字辈,我叔叔的孩子和我都是‘创’字辈。两个弟弟一个叫创新,一个叫创军。”成都女孩邓琳琳则表示,虽然父亲及几个叔伯都按辈分来取名,但到自己这一代时就不再在意辈分,辈分字对于女孩取名而言就更无所谓了。

  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教授朱崇科指出,家族谱系排序以血缘为纽带,反映了家族世系渊源的传承状况,这一取名传统历经时代变迁仍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留。辈分字取名自古以来对男性的约束比女性更强,而随着独生子女人数增多,父母双方都希望将家族文化融入孩子的姓名中,这就让以往以男性为主导的辈分取名传统受到了挑战。

  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刘克明认为名字不是简单个体的代称,更联系着历史、社会、家庭。

  “人之有祖,族之有谱,就如同水之有源,木之有本。族谱中,为昭为穆,为尊为卑,条分缕析。上祭祖宗徽号,下定子孙辈分。因姓寻名,因名知序,百世如一时,千里如一家。”刘克明说。

    1 2 3 下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