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评价:再不能唯学历唯论文(前沿观察)

01.04.2014  15:20

核心阅读

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近年来,我国不仅内育“永久”,培养了大批国内人才,同时还外引“凤凰”,吸引了大量海外人才,2013年全国新增“千人计划”专家861人,总数已达4180人,人才发展步入“快车道”。同时也应看到,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仍存在着唯论文、唯结果、行政色彩浓等问题,导致了人才评价有失偏颇。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尽快完善评价人才的方式方法,破解人才评价难题,更好地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已成为一个亟待突破的现实课题。

评价“标尺”怎么立

量体裁衣,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倾向

人才评价,需要有客观标准。标准就如同“标尺”,定得好,有利于对人才进行客观评估,定得不规范或有偏差,就可能导致评价有失公允。因此,标准定得如何,至关重要。

就现实来看,人才评价标准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一项调查表明,在一些地方,人才评价仍存在着“六重六轻”的问题,即重学历轻能力、重资历轻业绩、重论文轻贡献、重近期轻长远、重显能轻潜能、重数量轻质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周玉表示:“当前对人才的评价注重定量化、头衔化,比如发表了多少论文、申请了多少专利等,这些指标构成了评价人才的最后总分。

除了论文指标外,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高校,人才评价还有几项“硬杠杠”:“在高校内评正高职称,必须满足具有一定数量的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项目、论文、专著等,教学工作量指标却不算在内。”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副教授王幼敏说,“这样的评价标准,分散了一线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既不能专心于教学,也不能产生好的科研成果,同时还助长了浮夸学风,剽窃、造假行为由此而起。

如何完善标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克服唯学历、唯论文的倾向,注重靠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专家表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学科,艺术类,自然科学、医学,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一定要分类,不能搞一个标准,也没有唯一标准。

在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方面,浙江大学近年来进行了不少探索,突出教学与科研并重。一方面,学校引导高层次人才走上教学第一线,从2011年开始,浙江大学聘任高水平教授担任“求是特聘教学岗”,让最优秀的教授站在教学第一线,以本科教学为主,并将教授对教学的投入列为必须完成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对“甘坐冷板凳”、潜心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给予“特殊待遇”,让其无后顾之忧地在前沿领域自由探索,在6年的支持周期内,无须参加年度考核,期满后由学术专家进行“同行评估”。

评价主体谁合适

注重业内认可,淡化行政色彩

评价人才,标准确定了,接着面临的问题是“由谁来评”。人才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涉及不同的专业领域,评价主体的选择也至关重要。主体选对了,就能“慧眼”识才,如果选错了,就可能导致评价结果出现偏差甚至扭曲。

谁来评价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有了明确说法: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专业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等等。但目前在一些领域,人才评价仍然存在较为浓厚的行政色彩。

大学里的学术委员会做评价,无行政职务的专家教授发言权小,一个校级领导的指导性意见对评比的影响更大。”一位大学教师结合自身经历说,“虽然不排除行政领导本身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但一身两任,势必会分散精力,影响其科研水平。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