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上的百岁文化老人
人瑞,常指年纪100岁以上的老人,德高望重而受人敬重。在《人民日报》上,有两位文化界的“人瑞”常被提及:今年103岁的杨绛,109岁的周有光。
杨绛是大学者钱锺书的夫人,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是1978年6月17日,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和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接待西班牙国王和王后,陪同名单中有杨绛。这自然是因为她是西班牙文学专家,翻译了塞万提斯的名著《唐·吉诃德》。
周有光1950年两次以经济学家身份出现在《人民日报》上,为《经济周报》撰写了《学习土地改革法》《论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然而,他1955年奉调进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为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订者。他喜欢用孙女的话自嘲:“爷爷搞经济学半途而废,搞语言学半路出家。两个半合起来是一个零。”周有光的妻子是名媛,是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张家四姐妹”的老二张允和,昆曲鉴赏专家。
两位先生在解放后的政治运动中受到冲击,但都能淡然处之。在“文革”中,文学所的钱锺书和外文所的杨绛各自精心制作牌子,自己用毛笔工整地写上“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等字样,然后穿上绳子挂在胸前,互相鉴赏。在“文革”后,杨绛写出《干校六记》,文字朴实,笔调冷峻,淡淡地道出一个年代的荒谬与残酷。
周有光“文革”中下放宁夏“五七干校”,裤子破了用橡皮胶布贴补。聂绀弩赋诗:“人讥后补无完裤,此示先生少俗情!”
两位老人也有自己的性情脾气。《人民日报》曾报道,102岁的杨绛女士对某公司要拍卖钱锺书、自己及女儿钱瑗的私人书信“很受伤害,极为震惊”。这些书信涉及钱锺书对历史和学人的评判。她毅然诉诸公堂。北京市二中院判决:有关方面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
周有光先生83岁时换笔用电脑,用电脑写文章、开博客、写信,20年时间竟有十几本著作问世。先生戏称自己是“漏网之鱼”,脱出20世纪那张网,进入到21世纪。
在百岁生日时,杨绛说: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100年沾染的污秽回家。103岁时,9卷本《杨绛全集》出版,由杨绛本人修订,“不及格的作品,改不好的作品,全部删弃。文章扬人之恶,也删”,杨绛希望待人“谨守忠恕之道”。
在周有光百岁生日前夕,《人民日报》记者施芳如约叩开北京后拐棒胡同一处朴素的寓所,见到先生正安静地坐在一张老式的、略显斑驳的书桌前,脸上露出如孩童般明净的笑容。记者几乎是趴在他耳朵上提问,然而先生思路敏捷,每每说出一些颇有见地的话,让年轻人自叹弗如。
近年来,《人民日报》上有关两位老人的报道或珍闻,颇带有文化哲理味道:
百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守静功力更是了得,她和钱锺书春节时一样专注学问,面对前来拜年的客人只透过门缝寒暄几句,没有让客人进屋,有些不近人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超常守静的功力,才铸成大美之作。(2015年5月19日倪志良《守得安静,才有精进》)
“钱锺书先生去世之后,心仪杨绛的费孝通来看望杨绛先生。老太太送费先生下楼,淡淡地说:楼梯不好走,你今后就不要知难而上了。这样的礼貌,遂成千古佳话。”(2014年11月5日张策《锣鼓点里的文化》)
“因为是百岁长者,访者常向他讨教长寿的秘诀,他总爱开玩笑说:‘上帝把我给忘掉了';因为历经近代中国的百年动荡,人们常向他探求中国的前途,他总是坚定地回答:’我对未来很乐观,充满信心。‘”(2011年4月21日任姗姗《周有光:106岁再谈“改”文字》)
从两位老人身上,展现出中国知识分子的赤子之心。杨绛《干校六记》朴素而深情地写道:“尽管亿万'咱们'或’我们‘中人素不相识,终归同属一体,痛痒相关,息息相连,都是甩不开的自己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