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党员论坛:莫拿“不知情”敷衍

10.06.2014  20:14

  “扫一扫”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微信号:cpcnews

  莫拿“不知情”敷衍

  河北献县 崔楠楠

  自中央出台规范干部在企业兼职的意见以来,各地接连发文,规范本地区党政干部兼职行为,要求限期清理整改。然而在整改中,一些地方却以“不知情”、情况很难掌握为由应付了事。

  有的地方怕严格按规定清理会得罪人,上报“零兼职”又怕上面追究,因而“不知情”成了一个稳妥的答复,既护短,又不被揪辫子。

  现实中,干部到企业兼职,固然有大部分是合理合规发挥余热,但也不排除有的干部打着工作需要的幌子,搞以权谋私、声望寻租;还有的干部靠以前的关系人脉,助力企业的不正当竞争。对于这种情况,有的地方知而不报、视而不见,如此这般一味地捂盖子,百害而无一利。

  意见中明确规定,确属工作需要且符合有关规定精神的,在履行完审批或备案程序后可以继续兼职,可见,清理并非一刀切,而是主要针对违规兼职。其实,地方有些干部存在兼职现象实属正常,完全没有必要遮遮掩掩、闪烁其词。应甩掉怕得罪人的思想包袱,严格按规定做好整改,才能为兼职干部正名,干部到企业正常兼职才能理直气壮、有法可依。

  “不知情”不仅替违规兼职挡了枪,更是让合规兼职干部一同背了“黑锅”。唯有将规范干部兼职落到实处,才是对兼职干部的真保护,筑牢从严管理干部的制度“防火墙”,才能消除群众的疑虑,增加群众对干部的信任。

  “自画像”要画得准

  贵州安顺 姚启超

  当下,干部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如“自画像”一样,要求真实客观。可有的干部,对自身问题轻描淡写、避重就轻,对照检查材料成了评功摆好的工作总结或述职报告。

  对照检查材料不是工作总结,不是评功摆好,要的是直奔主题、直面问题,见人见事见思想。这就要求干部联系工作生活实际,从“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三大块”来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干部应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查找问题与个人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工作作风相结合,深刻剖析根源,明确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客观真实地给自己“画像”。

  “自画像”失真,多出于干部的主观原因。部分干部担心画出真实的自己会被别人当把柄,担心组织了解自己的毛病而得不到重用,因而评功摆好,弄虚作假。殊不知,“小毛病”会演变成“大毛病”,甚至病变为“毒瘤”,长此以往,就可能萌生“讳疾忌医”的心理,陷入恶性循环的窘境,最终“病入膏肓”。干部只有坦然面对自己的毛病缺点,敢于在群众面前揭短亮丑,并根据大家的意见建议及时纠正,才能及时拯救自己,避免犯更大的错误,而前提条件便是干部给自己真实地“画像”。

  干部的“自画像”画得准,组织和群众才能开出精准的“药方”,切实祛除“四风”之弊,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群众满意的成效。

  干部禁入奢靡场所

  山东青岛 潘铎印

  近日,有的地方出台规定,明确要求领导干部不得出入歌舞厅、夜总会,不得将公车停放在高尔夫球场、歌舞厅、夜总会,引起社会热议。

  有人认为,领导干部也是人,花自己的钱唱个歌、跳个舞、打个球,有何不可?这话貌似有理。但领导干部不只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普通人,还是权力在握的公职人员,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对其行为严格约束并无不妥。

  领导干部手握权力,如不加以限制,容易出现公权私用等腐败行为。这就要求对可能导致腐败的行为进行限制,对那些公权与私权容易混淆的模糊地带进行监督、设立禁区。事实证明,无论“八小时内”,还是“八小时外”,只要不对领导干部的活动加以约束,都可能给权力滥用以可乘之机,所以必须严格约束官员进出奢靡场所。领导干部出入奢靡场所,不管是“公费”还是“私费”,本质都是享乐主义,会严重损害干部队伍的形象,有可能成为党员干部严重违法乱纪、腐化堕落的诱因。

  禁止领导干部出入奢靡娱乐场所,能对腐败现象的产生防微杜渐,转变领导干部作风问题就应该从小处着手,通过严格细致的规则约束,让权力远离各种诱惑,让领导干部行得正、坐得稳。因此,领导干部须把奢靡场所当“雷区禁地”,自觉远离奢靡之地,杜绝纸醉金迷的生活,强化自我修养,培养清廉的品格。

  投稿请发 [email protected]

  更多内容请登录: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http://cpc.people.com.cn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10日 18 版)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