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文艺观察:万变不离“俗”之魂

20.12.2013  16:28

  漫画徐鹏飞

  俗话说“生书、熟戏、听不厌的曲艺”,但是随着社会生活和传播环境的变化,“听不厌”的曲艺也有了危机感。近年来,曲艺界出现了一些创新之作,如周立波的“海派清口”、李伯清的“短打评书”、嘻哈包袱铺的“时尚相声”等,原本的乡野艺术通过改造不仅走上了剧场舞台,还通过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风靡全国,曾经的“土掉渣”似乎一下子成了大众文化市场的“香饽饽”。

  怎么看待这些创新的曲艺样式?这要从曲艺作为通俗文艺的特点说起。“通俗”的“”有三层含义。一是指曲艺贴近民众的表现形式。曲艺是与大众血脉相连的艺术,它的演唱形式生动活泼,演员与观众展开真诚而频繁的情感交流,在田间地头的演出中,我们甚至很难分清演员与观众的界限。二是指内容上的喜闻乐见。曲艺反映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它生动地表达了民众的喜乐与好恶,看过讽刺相声《巧立名目》的观众至今仍然记得牛群那句“领导……冒号!”三是指作品体现出来的地域文化和风俗人情。曲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反映了不同的地域精神与民俗文化,马三立的津味相声正是因为够“哏儿”,才倍受观众喜爱。

  前面提到的那些形式创新的曲艺,不仅没有丢掉曲艺“”的魂魄,而且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大胆革新,把“”与当下观众的生活现实、情感诉求和接受习惯打通了。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用普通话取代了上海方言进行表演,但普通话版依然“”,是因为它所反映的内容大到股市、房价,小到柴米油盐,都是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表演中的冷幽默、市民趣味,深刻体现了“海派”文化的精神内涵。可以说,无论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式的革新,还是对表演语言的改革,都保留了曲艺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地域文化精神,更高明的是,这些革新还扩大了曲艺观众的受众面,创造了大家都接受的艺术形式,加深了曲艺与观众的血脉联系。当然,这一过程也产生了很多失败的教训。如一些曲艺过分依赖声光电等现代设备的包装,忽视了对内容的打磨,使作品流于空洞苍白;为了凸显视觉效果,一些创编者还常对曲艺进行歌舞化的改编,结果是消解了作品的地域色彩、切断了演员与观众的交流。这些尝试失败的原因,就是改变了曲艺“”的魂魄。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需要曲艺,需要这门“”的艺术,是因为它不仅具有娱乐大众的功能,还具有更加深远的文化价值。曲艺首先是一种情感的粘合剂。面对面的交流弥补了当下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能为观众提供其他媒介传播难以企及的现场快感。所以,即使有了电视、网络,但人们仍然留恋直面观众的曲艺表演。也正因此,小剧场相声、鼓曲表演方兴未艾,且往往高朋满座。曲艺为观众带去了无穷的欢乐。作为喜闻乐见的艺术,曲艺及时传达了人们的心声,反映了民众的生活感受;通过欣赏,观众释放了生活压力,获得了身心双重“痛快”。曲艺甚至成为观众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艺谚说:“相声演员的肚是杂货铺”。包含在曲艺中的典故、历史知识与生活常识会自然而然地传达给观众,曲艺也担负了普及文化知识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跨地域的交流中,曲艺突破了地域限制,成为了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体现在作品中的地域文化和风俗人情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它们不仅深刻地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也成为培养民族认同、增进族群凝聚力的文化资源。看过电视剧《四世同堂》的观众,会被主题曲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中坚忍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是一证。

  尽管当代社会快餐式的大众文化特别流行,但曲艺仍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被大众接受的艺术形式,还保留了地域色彩鲜明的文化精神,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多元表现手法,成为当代中国文艺园地一抹清新、别样、饶有魅力的色块。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