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给家长的“竞争性快乐”降降温

31.05.2014  10:58

   中国家长的集体焦虑,不仅折射了快速发展的社会“成长中的烦恼”,也凸显了“竞争性快乐”的文化心理。

  如今的家长们像被按下“强迫键”。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摇篮期开始“抢跑”,各类早教班、兴趣班、培训班“乐此不疲”,进入中小学,考证热、择校热也“高烧难退”。

  上学为了什么?传统中国家庭对子女的期待多是“为了改变个人和家族的命运,出人头地,向更高的地位攀登”。在不少国人眼里,比别人强才叫“成功”、才收获“快乐”。家里再穷,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生活就有奔头,心里就充满幸福。幼儿园要上最好的,小学、中学要上最好的,大学要考北大、清华,中国的家庭就在为实现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奋斗目标中完成了对子女的教育。

  家长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无可厚非。但这种对“最好”的追逐,往往使人沉浸在“竞争性快乐”之中,很少看重自己的感受,更重视别人的评价。当别人的评价和自己的预期产生错位时,焦虑便产生了。一个社会中,那些看起来不成功的其实是“沉默的大多数”,尤其是成绩不好的青少年,因此自我评价低、自卑心强,个别心理失衡者为寻找发泄途径甚至走向极端。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一位少年的变化令人深思。这个孩子从小学习成绩不好,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和周围人无法相处。他随父母移居美国后,因为语言不通,情况更加糟糕。就在家长对他几近绝望时,学校的音乐老师找到他,说:“我感觉你的音域很宽,音色也很好,你来跟我学歌剧怎么样?”慢慢地,孩子喜欢上了歌剧,因为他发现,唱歌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感受世界。唱歌剧,让他找到了自信。他想,歌剧我能唱好,其他事情就做不好吗?于是他的英语很快变好,接着其他文化课的成绩逐渐提高。后来,他被全世界最顶尖的茱莉亚音乐学院录取,父亲惊呆了。

  其实,每个孩子来到世上各有天赋,生活和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发现孩子的特点和优势,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实现自己的价值。每个孩子都是个人意义上最棒的。教育强调自我感受,自己和自己比较,今天比昨天有进步,这次比上一次做得好,就是“好样的”。这是青少年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一项关于企业家的调查显示,他们当中,10%来自重点大学,10%没上过大学,80%出身普通大学。普通人能走得远,是因为他有一份持之以恒、执着乐观、积极自信的心理资本。我们要培养后劲十足的孩子,就要改变急功近利的“成功观”,教给孩子“做事先做人”的道理和学问。

  “家长是社会的镜像。”素质教育喊了多少年了,可一遭遇考试,就会败下阵来。因此,改变家长观念同样需要社会环境和相关制度的支撑。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