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观察者说:众口难调更须“调”

28.07.2014  18:34

众口难调,这是空调公交车普及面临的一个难题。

所谓“众口”,就是每座大中城市每天搭乘公交车的几十万上百万人次。所谓“难调”,就是这些乘客的消费能力和出行偏好千差万别,有人觉得空调车舒服,哪怕贵一两元钱也值得;有的却宁愿多等十几分钟也不想多掏1元钱坐空调车,特别是在天气凉爽不需要空调的时候,许多人抱怨高价空调车太多,增加了他们的出行成本、侵蚀了他们选择普通公交车的权利。

对于公交运营管理者来说,“难调”之处还在于四季气候的变化——有的地方酷热难耐的高温时间只有10余天,一年365天大部分时间空调设施都闲置着,要是把大量资金使用于此,有浪费之嫌。

空调公交车的这种“众口难调”,折射出的是时下民生领域面临的共同困惑和尴尬——蛋糕就那么大,而民生需求多种多样,层次复杂,哪怕是某种被公认的“刚需”,不同群体的具体要求也千差万别,政府部门无论怎么做、做什么,都会有人由衷地说好,同时也有不少人质疑甚至高声反对。

众口难调,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面对民生疾苦时可以作壁上观。恰恰相反,它要求政府部门必须更有作为——更踏实细致地开展工作,寻求尽可能大的公约数,尽可能让更多的群体得到更多的好处。比如空调公交车,要随城市经济的发展逐渐普及,票价上,南昌市空调车与非空调车统一1元的做法值得借鉴,因为这种补贴每天能让几十万数百万群众受益,很好地发挥了财政资金惠及民生的作用。

当然,出于对可能出现补贴“黑洞”的警惕,城市公交要打破目前普遍存在由政府授权垄断经营的局面,加速公交行业向社会资本开放,引入更多的经营主体。城市公交一旦有了足够的竞争对手,空调公交车的运营成本就可能降下来,那时候普及空调公交车,很可能不会增加财政负担,并能形成多赢格局。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