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青眼:理性看破狂欢

11.11.2014  16:08

深夜,某小区灯火通明,一片安静,惟闻鼠标嗒嗒声。传达室王大爷叹了口气,默默关掉了总电闸。那一夜,他为业主挽回了上亿元财产损失,时维公元2014年11月11日。

伴随这个一般人不知所云、网购达人“秒懂”的段子被疯转,新一轮“双十一”节网购潮席卷而来。在这场全民大狂欢中,不花钱仿佛是可耻的,不网购那就是辜负青春。人们紧盯屏幕,苦苦追寻答案,同样商品哪家贱?这也真是个苦力活,据说,有人竟因此心力交瘁,昏倒入院。

花钱找乐子,无可厚非,况且除了累倒快递小哥,似乎也碍不着别人什么事儿,还刺激了消费,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了贡献呢。但看世事最好多几个维度,比如想一想,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开始的开始,是我们过节。青年创造力无限,尤其在如今个性张扬的时代。“光棍节”便是青年的创造。4个形单影只的“1”,用于孤独的自况,简直是天才的设想。作为青年亚文化之一种,节日本身有着强烈的隐喻,其间所隐含的爱与被爱的焦虑、等待疗救的孤独,以及无奈之下的自嘲,都打着鲜明的青春标识,显示着一种柔性反抗,并不缺乏意味乃至意义。

怎么就只剩下物质的狂欢了呢?这大概是商业的一场“阳谋”。看起来,一切都顺理成章:青年的苦闷怎么救赎?物质的安慰最便捷也最贴心。这也是消费主义惯用的套路,制造概念与符号,借此收买人心,消解意义。“就这样被你征服”,一场巨大的“收编”上演,青年投入消费文化的怀抱,享受片刻的欢愉。

原来是要找“”的节日,却最终找到了“”。能在群体症候中保持一丝清醒,你就赢了。使用工具而不是被工具使用,控制物质而不是被物质控制,这大概是现代人都要面对的人生难题。不妨在这场购物狂欢中先历练一番:比如,永远也用不着的东西就别放到“购物车”了;打折的陷阱就不要傻傻地跳了;高仿的名牌再“”,也带不来你想要的生活……

我们的武器是理性,以理性之眼看破狂欢背后的落寞,看穿“血拼”之后的“惨淡”。然后,让节日回归节日——春节体会家国梦,清明慎终追远,中秋望月怀远……而“光棍节”,我们安静享受孤独,并坚定爱的信念。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