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江西首例!不开胸给心脏“换门”!

18.03.2016  09:58
  

  近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程晓曙、吴清华、吴延庆教授领衔的治疗团队与浙医二院王建安教授一起,在胸外科、麻醉科、CT室、超声科等支持配合下,通过介入方式成功为一名高龄患者植入心脏瓣膜。

  约90分钟后,一枚人工心脏瓣膜通过导管成功置入患者的心脏后,立刻代替病变瓣膜开始工作,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正常。

  南昌大学二附院成功开展江西省首例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几家医院能够开展此技术,标志着我省心血管疾病治疗技术水平迈入了全国领先水平。

  南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吴延庆教授介绍,“相比4、5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开胸换瓣膜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仅需要90分钟,3至5天后即可康复出院。

不开胸给心脏“换门

   该例患者今年72岁,4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逼,1年多前确诊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关闭不全”,症状迅速加重,出现严重的心力衰竭,几乎不能平地行走,日常穿衣都气喘吁吁。

  主动脉狭窄疾病早期由于心脏的代偿可以没有很多症状,一旦出现症状患者情况将急转直下,2年内死亡率超过50%,且这种疾病临床上往往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手术换瓣治疗。因患者年龄偏大,体质瘦弱,并合并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取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方案死亡风险较大。

  经南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TAVR团队会诊后,决定为患者进行不开胸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手术。通过股动脉穿刺的途径,用介入的方法成功地将人工瓣膜快速准确地释放在“心门”的合适位置,替代原来狭窄的自体瓣膜,解除“心门”的梗阻,恢复心脏的活力。

  术后患者即恢复正常饮食,自觉胸闷气逼明显好转,术前响亮的心脏杂音几乎消失,第二天患者即下地活动,第三天转入普通病房,观察一周准备出院。

约30%的瓣膜病患者做不了外科手术

  该例患者是很有代表性的。”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杨人强说,“心脏瓣膜病一般是由于老年退行性病变、风湿等原因引起,随着人口老龄化,由于高龄而出现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不断增多。

  一直以来,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通过开胸手术进行心脏瓣膜置换,但30%的患者由于合并其他系统疾病、体质虚弱,并不适宜接受常规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为这类高龄、外科手术高危或禁忌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带来了希望。

  主动脉瓣,是在人体心脏与主动脉连接处,被通俗地称为“心门”,人们常说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那么主动脉瓣就是发动机的气门。严重主动脉瓣膜病高危因素有:年龄大,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使得瓣膜发生退行性变及钙化。造成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早期表现是:胸闷,劳力性呼吸困难,进而发展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等,甚至最后可能心脏猝死。针对高危的退行性病变的老年患者,不能开胸治疗,只能采取介入手术治疗。

7名符合条件者可免费申请人工瓣膜(价值十几万元)

  患有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症状的患者,经医生判断您符合参加条件,将可以免费获得价值十几万的人工瓣膜,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VAR)治疗。如果大家身边有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可介绍到南昌大学二附院心血管内科咨询,目前只剩7个名额了。联系地址:南大二附院住院部14楼心血管内科,联系电话,86297276。

   新闻链接:

   中国江西网:不开胸给心脏“换门” 江西完成首例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图)

   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6/03/16/014760437.shtml

   人民网:江西首例!南大二附院不开胸给心脏“换门

   http://jx.people.com.cn/n2/2016/0316/c190260-27949492-3.html

   凤凰江西:不开胸给心脏“换门” 江西首例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成功实施

   http://jx.ifeng.com/a/20160316/4375137_0.shtml


  • 实习编辑:杜萍
  • 责任编辑:范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