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今天,让我们为劳动者呐喊

01.05.2014  11:19

今天是国际劳动节,我们向劳动表达敬畏,向这片土地上的所有劳动者传递关爱。

自从1889年第二国际把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节日,劳动节就是为广大劳动者表达利益诉求、保护自身权益而设。20世纪初,一首《五一纪念歌》风靡神州,“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记录着中国劳动者权利意识的首次觉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不热爱劳动,任何蓝图都不过是纸上谈兵;不努力工作,一切梦想都只能是一枕黄粱。一个社会,只有缔结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共识,形成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制度,才能让一切劳动源泉充分涌流,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活力、进步动力。

平心而论,从新劳动法确定同工同酬的原则,到各地陆续提高最低工资,国家对劳动者的关爱从未止步。然而,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却远非尽善尽美。数千名硕士研究生对事业编制的清洁工岗位趋之若鹜,折射出体制内外的资源失衡;北漂青年感叹“大城市请为我留一张床”,隐喻着个人奋斗的艰难与悲情;公民工兄弟“开胸验肺”“断指维权”等事件时有耳闻,反映着流动人口的尴尬处境……今天,让我们关注劳动者的喜怒哀乐,为劳动者这个命运共同体呐喊。

中国发展有潜力,有韧性,最重要的是人民勤劳。推动中国发展需要负重前行、爬坡越坎、敢于担当、不负重托的‘棒棒精神’”,李克强总理在万州港码头对“棒棒”的深情寄语,何尝不应该是一个社会对劳动应有的态度?如果机会公平、权利公平、规则公平不能成为通行规则,如果人们不再相信劳动和奋斗能够改变命运,那么个人低首敛眉的蹉跎,也必然会让整个社会丧失活力与激情。

五一劳动节是属于劳动者的节日,在各种庆典活动、表彰大会上,劳动都会与光荣同在,劳动者也会带上荣誉勋章。然而,呵护劳动者、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应只在今天才被想起,也不能仅仅依靠倏忽而过的“节日性光荣”,而应该真正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凝聚成庙堂之上和江湖之远的共识;应该拿出壮士断腕、背水一战的勇气,拆除横陈在公平前面的壁垒,让公平正义的阳光雨露润泽每一个劳动者。

每个人都是劳动者,不仅是自我世界的构筑者,也是社会整体的参与者。在“劳动”面前,我们所有人都该心存敬畏;以“劳动”之名,劳动者应该拥有尊严、公平、梦想,以及,出彩的人生。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