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政协就是讲真话的地方

20.01.2014  13:59

不要讲了,这个不要讲了”,“这个不要记录了!”16日,在广东省政协第五组分组讨论中,广东省政协委员吴茂珠谈及“敏感”的统计数据造假问题,两度被同组委员打断,但仍直言不讳,坚持讲完。现场亦有不少委员“”她,“当然要讲啦,政协就是说话的地方!

向吴茂珠委员致敬,她不仅敢言,在遭受两次人为打断后,仍不忘初心,“固执”把话讲完,体现了一名政协委员的勇气和责任。“千羊之皮,不若一狐之腋;众人诺诺,不若一士之谔谔。”这样的政协委员,可敬就可敬在她有明确的身份意识,知道自己所为何来,故能敢言、善言,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力求不辱使命。

两厢对照,那些打断吴茂珠发言的委员令人费解。政协委员如果在政协会议上都不说实话,到哪里去说呢?一名政协委员说得好,政协就是说话的地方。更准确地说,政协是说实话、讲真话的地方。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说过,“政协有最大的话语权,但话语权的定义不只是发言权,而是他的发言能够有权威性,能够有效果。”诚然,政协最大的权力就是话语权,该说不说就是放弃了职责,只说假话或套话,比不说话还可怕。说实话、讲真话,既履行了职责,又能推动政府工作改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应该看到,无论省政协委员还是全国政协委员,他们大多数都能做到敢讲话、讲真话,并能发表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每年的地方政协会上,不少委员为抢到发言机会,想方设法,纷纷“抢夺”麦克风,就是例证;至于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不少政协委员已成了敢言的代名词。他们都值得礼赞。比如,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杨志福,尽管有严重眼疾,但深入调研,忠诚履职。

有这样一个场景:2007年3月4日,杨志福的发言,感动了经济界、农业界的100多名政协委员,也感动了正在听取委员意见的时任总理温家宝,很多委员流下了眼泪,温家宝也眼含着热泪。原来当时杨志福发言很真诚,他既谈到了我国贫瘠的耕地资源现状、水资源现状,讲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的问题,更讲了农民的喜与忧;还转述了一个顺口溜“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 闻者无不震动而感慨。

曾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有句名言:“如果当政协委员就怕挨骂,那么我们这些人就不用当了,可以回家了。”像吴敬琏、杨志福、吴茂珠这样的委员还有更多,他们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也知道敢言的可贵价值。期待更多的政协委员敢言,更期待打断别人发言的委员少一些,如果所有的政协委员都牢记职责,做到“率性故言真,无求忧不存。职在责亦在,俯仰岂愧心。”不仅能够赢得尊严与荣耀,于政府、于社会、于国家都有利。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