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阅兵凝集“中国道路”共识

04.09.2015  10:57

9月3日的北京,天高云淡,日丽景和,开启了大阅兵时间。

全世界都在注视着北京三种炫目的主色调:天空中醉人的“阅兵蓝”,祥和而透明,极目远山舒;天安门、五星红旗那炫目的“中国红”,把胜利的喜悦,渲染得庄重而浓烈;十里长街蔓延的“将士绿”,则张扬着巍然屹立、昂扬奋进的军魂军威……阅兵军人的铿锵步履昭示着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

白发苍苍的抗战老兵方队、抗战支前模范方队乘车冉冉而来——“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垂暮的他们焕发出青春的神采,使70年前军民联手抗战的可歌可泣,再度感动中国,感动世界;首次设计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英模部队代表编组受阅,“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英雄的传人步履生风,气势如弘,让我们重温中华民族奋勇御侮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按照地面突击、防空反导、海上攻防、战略打击、信息支援、后装保障6个作战模块编组的装备方队,84%的新武器首次威武亮相,展示最新成就,全方位展示中国军队保卫祖国、捍卫和平不容挑战的力量……

享受着“阅兵假”的国人,举家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看着这辉煌的一切,老者惊叹,少年点赞,一家人喜上眉梢,扬眉吐气。微信朋友圈晒阅兵图片、晒各种自豪骄傲喜悦心情、晒外国首脑和政要观看阅兵式表情的,尤其是习近平主席振臂高呼“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一幕,迅速红遍网络。看到祖国、看到人民军队如此强盛,如此坚不可催,自豪与欣慰、缅怀英烈与珍惜和平的百感交集,涌上13亿国人心头。 “九三阅兵”,深深凝聚起海内外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共识,以及共同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的深挚爱国情感。

在我看来,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阅兵,令人刻骨铭心。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阅兵,陆、海、空各军种的指战员,军容整齐,接受毛泽东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建在战争废墟上的新生共和国,百废待兴,即便是参加阅兵的装备,也都是“敌人给我们造”:日制大炮、德制步枪、捷克式轻机枪、美制飞机……检阅途中甚至有一辆装甲车在天安门西侧熄了火,是靠后面装甲车的战士急中生智,才把这辆装甲车顶到西长安街上。但是,北京人民仍然对这支用“小米加步枪”打下红色江山的军队由衷拥护,30万民众涌上街头,为人民军队的英姿喝彩,向人民领袖毛泽东欢呼……民众对开国阅兵的拥戴,是对新生共和国的拥戴。原因就是毛泽东所指出的,“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1984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35周年阅兵式隆重举行。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庄重检阅了经过文革动乱后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第一次公开展示的人民武装力量。在这次大阅兵中,国人对受阅武器装备科技含量大大提升又惊又喜,发现全部28种武器中有19种是新装备,有的装备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首次参加阅兵,更让同胞振奋,也令世界震撼。84阅兵不仅仅展示了军威国威,更象征着全面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就是在那一天,北大学生在群众游行队伍中自发打出“小平你好”的标语,兴奋地表达对带领中国人民挣脱文革阴影,改革开放走向富强的这位老人的敬仰与拥戴。

今天,百姓对纪念抗战70周年大阅兵的关切,表达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决心,也是“纪念民族胜利、目睹强国强军”的自豪感,更是对中国式发展道路的集体点赞。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走完了西方国家300年的发展历程,创造性地以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中国奇迹与中国故事让世界惊叹,也给了国人最深切最真实的自豪与骄傲: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能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一次次载入史册的大阅兵,一次次唤起和凝聚起民众共识。共和国新生,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共和国改革,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共和国复兴,中国人民强起来了。“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盘点大阅兵历史,倾听点赞的声音,我们分明听到了共和国从新生走向成熟、走向开放、走向世界的进步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