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长江报:圣水禅心

08.07.2014  11:38

孙礼

      去圣地为水朝圣,用圣水濯滤禅心。这里是婺源,婺水之源,梦里水乡,水如甘露,民如尧舜。

      这里圣水独秀。无江河之摧枯拉朽、气吞日月,远湖海之烟波浩渺、霞蔚云蒸,稀飞瀑之九天飚落、沟壑轰鸣。圣水,就那一条一线,一缸一汪,一池一塘,一方一湾,一滴一捧,一点一星,是新娘梳妆的镜,丫头明亮的眸,无香的“卡诗”、浣纱的水痕,才思的涧泉,身心的浴盆。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世上最美丽的鸳鸯浮圣水恩爱,人间最娇贵的红鲤潜圣水香吻,哪一处不是千姿百态的图画,千肠百转的童谣,千变万化的梦境?!

      这里圣水雅名。长水曰河,曲水曰湾,落水曰瀑,积水曰潭,方水曰塘,圆水曰井,穿山林沉默如汉子是川,漱卵石轻歌如少女是溪;挂在叶尖的是珠,卧在花心的是露;晨升氤氤是雾,晚飘袅袅是烟,涟漪荡荡传爱浪,清流脉脉送秋波,一蹙一颦总关情。乐安源头涌泉急,茶山菜地成半弯,田园雅作“月亮滩”。瀑布极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水南乐改水岚村。

      这里圣水胜境。爱水的人绣水如绣花,几千年在水上精巧温柔地雕刻着一处处“盆景”,如诗似画,人水相应。玲珑剔透的水坝,挽留圣水匆匆的脚步。段莘土石坝、武口硬壳坝、晓庄双曲拱坝、钟吕堆面板坝、新村翻板门坝,以及花岗岩料石镶面混凝土胎重力拱形溢流坝,恰如“水坝博物馆”。卓卓如华的水工杰作,镌绣圣水普济的工程。舟渡、石堰、廊桥、电站、水库,水流驱动的水碓水磨,自提自灌的孔明车,正是“水利智慧库”。水绕县城映半月,尽“通舟楫之利、聚天下之粟、致天下之货”;面蚺水而望南山,合“枕山、环水、面屏”之人文。临水而居,依水而兴,“文运昌盛,人才间出”。河抱古镇赛日潭,地无赤裸,山无伤口,林无倒伏,人无泪痕,“鸟语鸡鸣传境外,水光山色入阁中”,深谙圣水神韵。座落于溪边河畔的古村,粉墙黛瓦、飞檐戗角,与青山绿水浑然一体、和谐相处,妙趣天成。村庄的溪水入口处,草木茂盛,障风蓄水;村内截河建堨,引水灌溉,人旺财兴。堂宅府第,普开天井,汇屋面雨水于室内,求“四水归堂”,水不外溢,财源广进;置大水缸于墙角,承雨接露,千斤之重,一生笃定,终年满水,缸口布满青苔,圣水常年不贫。

      这里圣水禅心。相传尧帝时,天降大雨,大地一片汪洋,山民无处逃遁,一位美丽的姑娘骑着一条巨大的鳙鱼逆水而来,把灾民一一拉上鱼背,逃出了洪水的围困。后来,这位美丽的女子成了“女星”,作为天文星座的命名,永远陪伴着金星,大鳙鱼也变成了大鳙山,从此波澜不兴,国泰安民。800年前,思溪河边思溪村,思念清溪得佳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脍炙人口的诗句,教化了世代爱水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更像马致远江南水乡的记忆,绝非北方的美景。 民间约成习俗,大年初一打水或洗衣物,决不能下河下井,以保证圣水在这个“大日子”里休养生息。现有乡规铭记:随便砍树罪同砍人,污水罪同污心。爱水如斯,不管闹市或是偏远的乡村,都是墙白瓦青,山绿水清,“近山则仁,近水则灵”,“草木有命,脚下留情,流水无意,人间有心。”人民秉承了自然天性,圣水濯滤了博爱禅心。

      在婺源,你不必去感慨“逝者如斯”的人生,唏嘘“载舟覆舟”的政治,更不要企图贪婪水、束缚水、占有水。

      欲兴水利,须知水性,净一净手,静一静神,俯一俯身,清一清心,听懂泉水的叮咚,看懂流水的迂回,才能领会水的动静、水的爱心,当静和爱回归心的深处,圣水便会融入血液、融入思想,融入生命,融入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