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陪审员:“编外法官”的别样风采

06.03.2014  09:47

  中新网龙岩3月5日电 题:人民陪审员:“编外法官”的别样风采

  作者 陈立烽 詹珠芳 赖美恋

  在美剧或港剧中,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律师极尽煽情之能事,取得了多数陪审团的支持,最终影响了对被告“有罪”、“无罪”的判定。

  中国亦有着与之相似的陪审审判制度,但却鲜少有人了解中国的“人民陪审员”与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陪审团”之间的差别。

  5日,中新网记者走进福建省漳平市人民法院,透过一个个人民陪审员的平凡故事,展现这群没有法言法语的“编外法官”如何守护着金色的天平和神圣的法徽。

  作为群众的“代言人”,人民陪审员来自各行各业。据统计,漳平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中具有基层经验的占81.4%,其中2名是台胞人民陪审员。2013年度,该院43名人民陪审员共陪审案件1031件,陪审率达96.22%,每名人民陪审员平均参审24件。

  陈永全:一颗平凡的螺丝钉

  陈永全的陪审生涯始于1999年。钻研法律书籍、研究陪审案件、与法官切磋调解技巧是他闲暇时的“必修课”。

  除了人民陪审员,陈永全还拥有另一张名片——漳平市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调解员。

  今年2月,家境贫困的张某在某婚姻介绍所的介绍下,花了4万多元娶了个“越南新娘”,然而三天后,“新娘”却消失不见了。于是张某大闹婚姻介绍所。

  在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陈永全对双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双方应当承担的责任,最后婚姻介绍所负责人老许同意返还小张婚姻介绍费7600元,事件得到完满解决。

  邓永国:一抹和谐的新绿

  “从人民陪审员那学到了不少化解基层纠纷的经验。因为有他们在,社会更和谐。”像邓永国这样拥有丰富基层经验的人民陪审员常常受到法官们的欢迎。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很多法官难以了断的“家务事”却常常被人民陪审员轻松“摆平”。不久前,邓永国就陪审了一起离婚案。

  陈某与丈夫曾某原本十分恩爱,由于双方过着“双城生活”,缺乏沟通,渐渐地,彼此有了隔阂,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不胜其烦的陈某一怒之下将丈夫曾某起诉到法院,要求解除婚姻关系。

  在翻阅案卷材料后,邓永国找出了双方当事人矛盾的源头,从夫妻相处、和睦之道到离婚对家庭、亲情、子女的影响,邓永国终于让两人“破镜”重圆。

  多年社区干部的经验让邓永国在当地具有一定声望,十分了解社情民意,亲和力十足。在案件调解中善用“特长”唱主角,协助法官又快又准地厘清案件事实,又懂得用群众易懂易信的语言解读法律,很快就打开了当事人的心结,从而钝化矛盾,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苏建宝:折翼天使的心灵导师

  “我想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改变那些走错路的孩子的命运。”2002年,时任漳平市第二中学老师的苏建宝成为了一名人民陪审员。

  钻研法律知识,学习心理学,向法官请教,每天坚持收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栏目,提高法律知识水平,再加上3年多的陪审员经历,苏建宝如今已对未成年刑事案件有了独到见解。

  近日,他收到了一封“特殊”学生的来信。

  信中写到:“苏老师,请允许我这么称呼您,虽然我不是您的学生,但是您却给了我启蒙和关爱,不仅教我做人的道理,还帮我联系了学校学习技术。我会一辈子记得您的恩情……”写信的人正是苏建宝去年陪审故意伤害案的未成年被告人。

  2013年3月某日凌晨,未成年被告人小陈驾驶二轮摩托车途经铁路桥路段时,因紧急刹车与被害人周某驾驶的摩托车追尾,两人发生争执。打斗中,小陈持摩托车防盗锁敲打周某和兰某的身体及头部,致周某和兰某分别为轻伤和轻微伤。

  通过阅卷,走访家庭、村里,苏老师了解到小陈从小是留守儿童,初中毕业后就辍学,本性并不坏。

  庭审中,苏老师与小陈展开心灵对话,耐心地对其进行法庭教育。同时,苏老师也对小陈的父母进行了“温情化”的说教。

  为了让小陈以后能找份工作谋生,苏老师提出对小陈进行犯罪记录封存,合议庭采纳了苏老师的建议,作出了犯罪记录封存决定书。

  苏老师十分重视对未成年人的庭审教育,经过他的教育和感化,二次犯罪率明显下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由于漳平法院的人民陪审员选任严格,陪审员的综合素质都较高,专业水平也好,有些陪审员既懂心理学,又擅长沟通,让一些法官顿感“压力山大”,一名刑庭法官还笑称,“不加紧学习,真快被他们赶上了。”(完)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