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村近千人耍猴:90年代起就比周边村富裕
10月13日,新野县鲍湾村耍猴人杨林贵蹲在家门口和自己的猴子玩耍。杨林贵,耍猴近三十年。新京报记者周岗峰摄
10月13日,耍猴人鲍庆山牵着从牡丹江带回的两只小猴在家门口玩耍。新京报记者周岗峰摄
新野猴艺,作为乡土艺人讨生活的方式,历经数十年演绎后,被赋予了文化传承的标签。然而,今年7月,6名新野耍猴人在牡丹江市街头表演时,因没有“野生动物运输证”被牡丹江森林公安刑拘,一场民间技艺传承与城市管理模式的冲突,引发舆论关注。
在素有“猴艺之乡”的河南新野,猴艺正逐渐没落。这一具有乡土气息的街头表演艺术,在城市管理模式与现代文明的撞击中,逐渐被边缘化并尝试走上转型之路。
“翻个筋斗!”10月13日下午,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鲍湾村的一处农家院里,鲍庆山面对两只半米高的小猴,发号施令。
47岁的鲍庆山属猴,是一名耍猴艺人,从事这一技艺已近30年。他将手里的绳子向下一顿,小猴们高高跃起又落在原地,没能翻出筋斗。
“在公园关了快俩月,猴子的技能生疏了。”鲍庆山说。
今年7月份,鲍庆山及其哥哥鲍凤山等四名耍猴艺人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街头耍猴表演时,被牡丹江市森林公安刑事拘留,包括两只小猴在内的6只猴子被关入公园,其间一只大猴死亡。
13日的磨合训练没有持续太久。鲍庆山有些迷茫,猴子训好之后是否还要出去卖艺。尽管法院9月23日宣布4人“社会危害性不大不需要判处刑罚”,但在看守所被拘留两个月后,他的哥哥和同伴都不愿再从事这行。
被刑拘的耍猴人
7月10日中午,警察闯入牡丹江市文化广场步行街的围观人群时,一只猴子正在表演翻筋斗。
看到两名突如其来的“大盖帽”,猴子咧开嘴,露出牙齿,发出吱吱的声音,耍猴人鲍凤山攥紧猴绳,想往人群外钻。前一天,也是在这里,他们已经被警察驱赶过一次了。
“跟我们走。”警察一把抓住鲍凤山和他的同伴,往车上推。
这是牡丹江市森林公安局的民警。森林公安承担保护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职责。
最终,鲍凤山兄弟和两个同伴被刑拘了近两个月,6只猴子被拴在牡丹江市人民公园。
自从1982年驯养猴子起,这是鲍凤山兄弟第一次和他们的猴子分离。过去的32年里,他们和猴子“形影不离”。猴子睡觉会钻进他们的被窝,就连串门走亲戚,他们也会把猴子揣进怀里。
警察告诉鲍凤山,他们被拘留的原因,是因为没有“野生动物运输证”。《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运输、携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鲍凤山兄弟的猴子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需要到河南省林业厅办理运输证。
“祖祖辈辈耍猴,从来没办过运输证,也不知咋办。”鲍凤山无奈地说。
9月23日,鲍凤山兄弟走出看守所,直奔人民公园找猴子,但看到的却是5只脏兮兮的猴子,和猴子阿丹的尸体。12年前,鲍凤山的父亲送给他一只刚出生的小公猴,鲍凤山看它聪明可爱,给它取了个女孩儿名:阿丹。
在外出耍猴的三十多年间,被打骂、被驱离、被罚款甚至猴子被没收,鲍氏兄弟都遭遇过。但是被刑事拘留并导致猴子死亡,还是头一次。
鲍氏兄弟想把阿丹的尸体带回老家安葬,但遭到汽车站拒绝。兄弟俩抱头痛哭,只得将阿丹葬在牡丹江市的一座荒山上。
9月25日,鲍凤山一行4人领着剩下的5只猴子踏上了归途。
【1】 【2】 【3】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