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重现流浪者回家路
“小婷呀,我还以为找不到你了呢!”7月27日上午,南昌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一大早就来到抚州市黎川县民政所,随后这里上演了感人一幕——小婷父母紧紧握住小婷的手,喜极而泣。
失联3年的小婷,终于找到家人能够全家团聚了。
这一切得益于一项新技术,去年12月底,南昌市救助管理站被列为民政部流浪乞讨人员人脸识别试点单位,对经快速查询未能确认身份的受助人员,联合公安部门利用人像比对技术进行身份核查。截至目前,共成功比对核实63人,其中人脸识别成功33人、头条寻亲成功3人、其他寻亲方式成功27人。
◎文/图 匡雷 新法制报首席记者康春华
南昌市救助管理站接待窗口
人像采集区
“人脸识别”技术 帮少女回家团聚
“小婷呀,我还以为找不到你了呢!”7月27日中午,救助站工作人员在黎川县民政所见到了小婷的父母,其父母喜出望外,紧紧握住小婷的手,喜极而泣。
这感人的一幕背后,有着心酸的故事。
小婷是南昌市救助站受助人员,今年20岁,7月5日凌晨3时,由南昌市红角洲派出所护送而来。来时她神志不清,不能说清楚自己的详细信息。于是,救助站工作人员联系120将小婷送至医院进行治疗。然而,经入院初步诊断,未发现明显问题。7月13日,小婷出院后被接回救助站,不料当日又出现昏迷现象,当晚再次被送回医院治疗。
经过救助站工作人员及医院医护人员的耐心沟通,小婷对外界的抵触心理逐渐减少,终于能开口简单交流。她自称遭遇了车祸,但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都不记得了。救助站工作人员把她的信息发布在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网等众多平台上仍然寻亲未果。
虽然小婷随身携带的挎包中有一部手机,但因其失忆,无法解开手机的密码锁。7月26日上午,救助站工作人员找到红角洲派出所,希望能够协助查询出其手机号码的相关信息。同时,工作人员还尝试利用公安“人脸识别”技术,在信息库进行对比查找,看看能不能找到相关线索。
很快,通过对比查找,工作人员到一位与小婷相似度98%的身份信息,并获得其家属的联系方式,沟通后安排小婷与亲属视频通话。在视频通话中,小婷的表情有了明显的改变。于是,工作人员与身处黎川的小婷父母、黎川县救助站负责人约定,其将由救助站工作人员次日上午开车送至抚州市黎川县民政局。
只需上传照片即可获取信息
小婷能够快速找到家人,得益于一项新的技术——“人脸识别”。
据了解,“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它通过电脑对照片人物的面部特征进行运算分析,快速得到数据库内的匹配照片,从而大大提高了寻亲的精准率。
说到“人脸识别”技术在民政部门的应用,其实缘于一次偶然的尝试。
以往,救助站对于一部分能够依稀说出家庭信息的滞留人员还比较容易找到家人,但是一些患有老年痴呆、智力障碍的人和未成年人就很难获得相关信息,因此只能临时安置在寄养机构。
去年年初,南昌市救助站新调入一名转业干部,他爱人在南昌市公安局科信支队工作,他听说过人像的唯一性和不易被复制性是身份鉴定的必要前提,在这个前提下,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准确核查走失人员的身份,并在全国的户口数据库中找出他们的亲人。正当大家为一些特殊滞留人员无法及时回家一事犯愁时,这位转业干部提议联系南昌市公安局科信支队,尝试利用新技术来帮助这些特殊人群回家。
8月22日,南昌市救助管理站安置科科长曹洪涛向新法制报记者介绍说:“以前核查这些特殊人员户籍信息时,主要是通过沟通询问、电话联系和他本人就在纸上写写画画或打手势,来从中获得一些身份线索。现在,只要我们把这个照片上传过去,跟他相似度比较相近的人员,都可以从系统上调出来。”
人像比对后老人结束6年流浪生活
据了解,“人脸识别”的功能还不单单于此,一些流浪老人也因此受益。
一年前,南昌市流动救助志愿者护送一名63岁的老人杨作年(化名)到南昌市救助管理站,他没有身份证,也说不出亲属姓名,更不知道家在何方。
南昌市救助站工作人员通过驻站警务室进行户籍核查,同时安排人员与老人沟通,让老人敞开心扉,适度回忆往事。
原来,老人离家多年,只记得家不是本地的,但是又说不清楚具体地址。他家中还有女儿,6年前,他和家人一起外出到深圳游玩时走失散,后来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然而,仅凭这些零散的信息,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根本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帮助老人。为尽早核实老人的身份信息,南昌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将其相关信息上传至全国救助寻亲网,发布寻亲公告。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结合老人略带广西口音这一特点,选择在广西区域向《今日头条》手机用户推送寻亲信息。但因老人情况特殊,联络核实十分困难。
幸好,经过救助站工作人员不懈地努力,通过请南昌市公安局科信支队利用人像比对技术进行身份核查,找到了多个与之相似的身份,最终在联系多地民政部门后才核实到老人的身份信息,并联系到其亲属进一步确认了身份。
经过20多小时连夜赶路,老人的女儿和女婿驱车从广西出发赶来南昌,6年未见面的父女终于在市救助站咨询接待大厅重逢、相认。
老人离开南昌时表示:“如果没有救助站,我可能死在外面也没人知道,更不敢奢望与家人团聚,非常感谢救助站!”
传统方式与新媒体结合拓宽寻亲路
据悉,去年12月底,南昌市救助管理站因运用“人脸识别”技术被列为民政部流浪乞讨人员人脸识别试点单位。对经快速查询未能确认身份的受助人员,联合公安部门利用人像比对技术进行身份核查,截至目前,共成功比对核实63人,其中人脸识别成功33人、头条寻亲成功3人、其他寻亲方式成功27人。
南昌市救助站站长胡贵庆告诉新法制报记者,通过将传统的实地查询、电话查询、登报寻亲等寻亲方式与新媒体、“互联网+”方式相结合,有效地拓展了救助站的寻亲渠道,如今在互联网上运用“今日头条”等平台及时定向推送寻亲信息效果也非常好。
此外,南昌市救助站还加强了与公安、城管、卫生、街道等部门的协同职责,发挥社区网格化管理优势,一同参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劝导工作,这种整合可以有效地实现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精神病人无障碍救助和零距离求助。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被救助人员能回归家庭和社会,早日回归正常生活。”据胡贵庆介绍,除了新技术的运用帮助被救助人员回家外,还特意加强站外救助这一常态化机制,组织志愿者到流浪人员经常出没的地方,为他们提供食物、衣被等物质帮助,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适当的心理疏导,用温情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劝导他们进站接受救助并能早日回家。
重复救助人员 做到有据可查
实际上,每天来救助站的人员形形色色,并不是所有人员都符合救助条件,其中一些人被业内人士称之为“跑站人员”,这些人以跑救助站骗取救济为目的,不但干扰了救助工作的正常运行,还占用了大量救助经费。
如今,伴随着新技术的运用,上述情况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小华(化名)是南昌市救助站业务接待处工作人员,这个岗位专门接待受助人员,并对受助人进行登记录入,及时上传至全国救助寻亲网,发布寻亲公告。他对于这些“跑站人员”非常熟悉,打开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一眼就能认出哪几个是“跑站人员”。
“经常看这些人的照片,我能认出好几个‘跑站’的,其中有一人才30多岁,专门在省城跑,系统内登记的信息就有十多条。”小华说,这些“跑站人员”多为无业游民,经常更换地方混吃混住。
据了解,按照2014年民政部发布了《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其中就规定,对年满16周岁、无精神障碍或智力残疾迹象的受助人员,救助管理机构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对无正当理由拒不离站、拒不提供或拒不如实提供家庭信息的可终止救助。
曹洪涛坦言,将人脸识别功能和指纹录入用在了受助人员信息登记上后,可有效防止“跑站人员”占用救助资源。
同时,曹洪涛还告诉记者,如今,南昌市救助站依托新技术还建立了重复救助人员档案,对于一些重复救助的人员做到有据可查,这一举措还可以帮助一些易走失人群(如老人、小孩),做到有记录、有痕迹,达到快速实施救助的效果。